霁蓝釉瓷器釉色名。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蓝”,又因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又被举为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艺继承元代传统,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龙纹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官窑款为“大明宣德年制”单行六字楷书款。宣德霁蓝釉主要有以下特征:
1、里外满施蓝釉和里白釉外蓝釉者并存。
2、圈足施釉到底,平视不见圈足露胎。
此款高32.3cm;口径6.8cm
瓶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广至腹部内敛,圈足。通体施高温霁蓝釉,此瓶造型端庄古朴,釉色浓重而匀净深沉,釉面莹润,是明宣德蓝釉瓷器的精品。浅刻龙纹,为突起的立体龙纹,但观望时,似无立体感。宣德朝所烧的霁蓝釉,色调纯正艳丽,酷似蓝宝石的颜色,因此又名宝石蓝,与红釉、甜白并称为宣德时期三大高温单色釉品种,历来即享有很高的声誉,传世品较为少见。此霁蓝釉盘内施白釉,釉色微青,橘皮纹明显。外壁满施高温钴蓝釉,口沿处釉层垂流显露白色胎骨,蓝釉发色纯正,色如蓝宝石般晶莹剔透,是宣德朝霁蓝釉瓷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