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扩大开放再出新招实招
7月10日,上海公布《上海市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举措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100条实施方案,聚焦五大领域,即:以更大力度的开放合作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构筑更加开放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体系、打造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服务全国的进口枢纽口岸、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其中,与“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的进口促进新平台” 有关的内容共计26条。在7月10日举行的上海市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大会上,上海市市委书记李强表示,上海要着力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大力吸引全世界优质商品和服务,构建覆盖全球的进口贸易促进网络。营造更加高效便捷的贸易环境,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提升国际市场影响力。
进口医疗器械商家需具备的资质:
1.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2. 医疗器械登记表
3. 医疗器械注册证
4. 营业执照
5. 进出口权
进口医疗器械需要提供的单证:
1. 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经营许可证
2. 若是进口含有义药试剂成分的医疗器械,需提供中国强制性认证证书(特殊物品审批单)
3. 部分医疗器械进口需提供自动进口许可证
4. 提供进口医疗器械的照片、铭牌、器械技术参数、用途、中文说明书等
5. 进口合同、装箱单、Invoice
6. 其他需补充说明的单证资料
医疗器械进口的免税条件:
非营利性医疗、科研、教学单位用于科研、教学、身体康复的进口仪器器械均符合免税条件的可免征进口关税。
眼科器械主要包括:
1.眼科无源手术器械
2.眼科无源辅助手术器械
3.视光设备和器具
4.眼科测量诊断设备和器具
5.眼科治疗和手术设备、辅助器具
6.眼科矫治和防护器具
7.眼科植入物及辅助器械
我是万享供应链管理项目部医疗器械进口专员,如有需要,欢迎来电咨询!
眼科医疗器械产品主要包括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角膜地形图仪、荧光眼底造影机、YAG激光仪、光凝激光设备、氩离子激光机、手术显微镜、白内障超声乳化机、玻璃体切割机,冷冻仪等。此外眼科手术器械包括剪、钳、镊、夹、钩、针等。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健康产业,由于发展不久,其不论是产能上还是研发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国现在医疗器械与药品的消费比例差不多为1:10,但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1:1,由此可见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存在着多大的缺口。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也经过解放初期的基本空白发展到现在能够生产47大类、3000多个品种、1.1万多种规格的规模,其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也超过了1.2万家。国内医疗器械产量从建国初的不足百万件增长至目前的上亿件级别。
眼科器械作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总要品类,行业产品产量从2010年的1045万台/把/套增长至2015年的1347万台/把/套。
我国目前存在不同类型的眼科医疗机构。按所有制来分,可分为公立和非公立两种。按工作性质和范围可分为大学医院眼科、一般综合性医院眼科、眼科医院或眼科中心、眼科诊所等。公立的眼科医疗机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仍然是医疗的主体;随着国家政策的允许,非公立(私人或股份制)眼科机构将逐渐增多。今后我国将继续存在上述几种形式的眼科医疗机构。
医疗器械进口报关流程:
1. 与海外签订进口合同,海外供应商发货
2. 货运到港口
3. 换单
4. 根据医疗器械的监管条件,依据商检局要求办理相应检验检疫
5. 报关
6. 缴税
7. 码头提柜
8. 海关放行,运输至指定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