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彩又称逗彩,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创烧于明朝宣德年间,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斗彩又称“青花填彩”,始于宣德,成熟于成化。斗彩是釉上彩与釉下彩争奇斗艳的意思;一种认为是釉上、釉下几种彩色拼凑、聚集在一起的意思。关于斗彩这个品种出现的时间目前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明代宣德官窑的创新品种;一说是明成化时期的创烧品种。但据文献资料可知,“斗彩”这个名称在明代还没有正式形成。
成化斗彩就是在宣德青花五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宣德青花五彩瓷器中的一个小局部纹饰使用的勾线填彩技法进一步拓宽,成为器物全部纹饰的装饰方法。从传世品看,几乎每件成化斗彩器都用青花勾绘整体纹饰的轮廓线,然后在双钩线内施多种釉上彩,构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彩瓷。这种装饰工艺既保持了青花幽靓雅致的特色,又增加了浓艳华丽的釉上彩效果。从现存实物看,成化斗彩的主要彩绘方法是:用青花在瓷胎上勾勒出纹饰的轮廓线,有的器物还以青花做局部渲染。之后罩上透明釉,烧成淡描青花器,再在青花勾线内填以色彩低温烘烧而成。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色彩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品种。
成化斗彩极其名贵,最主要是贵在彩饰工艺上创新与精湛。用“精工细作”概括成化斗彩的品质完全恰当。
斗彩的鉴定方法:
一、在胎土方面。由于成化年间的斗彩早于雍正年间的珐琅彩,因而到了雍正年间,优质的胎土早已被用尽,所以仅从胎土上面来看,斗彩略高于珐琅彩的质量。通过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成华斗彩胎土的显露部分色泽非常纯白而且油润。而雍正珐琅彩虽然绘制工艺到达了顶峰,也没法弥补“先天不足”的劣势。
二、彩料方面。斗彩与珐琅彩所绘制的图案均突出胎体表面,但是仔细比较会发现斗彩略低于珐琅彩。
三、纹饰方面。虽然都是宫廷御做,所绘图案都经过皇帝批准,画师都为宫廷御用画师。但是成化年间的斗彩,其绘画图案均为宫廷画师亲自创作,其线条生动流畅,笔法活泼。而雍正年间的珐琅彩图案,有很大一部分并非宫廷画家的“原创”,而是市面上其他精品画作经皇帝批准之后绘制于瓷器之上的,相比而言,虽然笔法依旧老练、准确,却缺乏了斗彩瓷器上团的自由之风,略显呆滞
:
鬪彩月季花高足杯《大明成化年制》款--成交价:1162万
清雍正 斗彩花卉寿桃「福寿」纹碗-----成交价:379万
清雍正 斗彩灵芝云纹杯 (一对)------成交价:362万
清乾隆 斗彩宝相团花纹盘口瓶成交价:329万
清雍正 斗彩暗八仙福寿碗 (一对)----成交价:241万
明成化 斗彩花卉纹天字罐成交价:241万
清雍正 斗彩鸡缸杯 (一对成交价:201万
明万历 斗彩开光瑞果纹大碗成交价:189万
清雍正 斗彩福禄绵绵大盘成交价:184万
清乾隆 斗彩团菊纹盖罐--成交价:172万
斗彩瓷器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种类,它始见于明代宣德年间,老练于明代成化年间,此时的斗彩在众代前史中也是最为出名。明代成化年间的斗彩瓷器以其外型精巧圆润,画意高洁朴雅,彩饰清丽鲜美而为人所熟知,是汉代传统陶瓷艺术的珍品,一起也是如今大保藏家抢先具有的尖端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