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鹤寿认为,“现在,收藏大军达八千万,人数之众令人欣慰,但不管是投资型还是收藏型的藏友,普遍都缺乏系统的学习,有些甚至缺乏基本的鉴定常识。要知道,历史文化才是收藏之本,是收藏之源。没有综合学养作为基础,谈收藏只会是一句空话。”
在鉴宝的过程中,卢鹤寿手握藏品,“望、闻、问、切”,严肃而认真,秉承对藏友负责、对古玩负责的严谨态度,耐心地为藏家解疑释惑,介绍每件藏品的来历、出处、寓意等。于慢条斯理中辨别古玩真伪,在循循善诱中让广大藏友学到知识、提高眼力,更重要的是让你学会最简单的鉴别方法,一招辨真假。他就是这样一个“开放”型专家,传道授业从不保守,深受业内外人士的赞誉和肯定。
卢鹤寿常说,收藏永远不缺市场,缺的是眼力。对于成功的收藏家而言,“碰得上”是缘分,“看得准”是眼力,而唯有“藏得住”,才会“卖得出”。他告诫广大藏友一定要“多看少动”,多到博物馆参观真品,只有多看真品才能锻炼自己的眼力;还要多向专家学习、向圈内行家请教,正可谓“读书万卷,不如名师指点”;除此之外,不浮躁、淡定从容也是藏友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心态,端正收藏动机和出发点则是涉足收藏的重中之重。
收藏是一种境界,除传承历史文化,还会带来快乐健康。
卢鹤寿有个学生,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时体弱多病,状态很不好。随先生学习收藏后,每天看书查资料、跑市场“捡漏”,三年下来,他的身体状况大为改观。卢鹤寿常把这个例子挂在嘴边,说给刚入门的藏友。“收藏是一种民族意识,是一种境界。只有把收藏当做生活的一种乐趣,才能做到真正去享受收藏的过程。”对此,他坚信不疑。
卢鹤寿谈收藏之道:(摘自郑州晚报·)搞收藏不只是收藏财富 历史文化才是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