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气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PC)。
个人计算机(简称PC)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也为了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取代的。
2 PLC的构成
1770-XG
1770-XO
1770-XR 工业主宰世界•鸿飞达自动化上演逆袭!
1770-XY
1771-A1B
1771-A1BK
1771-A2B
1771-A2BK
1771-A3B
1771-A3B1 超级低价•期盼您的选择!
1771-A3B1K
1771-A3B1SS
1771-A3BK
1771-A4B
1771-A4BK
1771-ACN
1771-ACN15 创新鸿飞达,行业领“线”。
1771-ACNR
1771-ACNR15
1771-AF
1771-AF1
1771-AL
1771-ALX
1771-ASB
1771-ASBK
1771-CA3B 工业主宰世界•鸿飞达自动化上演逆袭!
1771-CAD
1771-CAE
1771-CAP
1771-CAP3
1771-CAPA
1771-CAPR
1771-CAPR3 超级低价•期盼您的选择!
1771-CAS
1771-CD
1771-CE
1771-CFM
1771-CFMK
1771-CLL
1771-CP1 创新鸿飞达,行业领“线”。
1771-C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