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鲜于枢的书法师承,元人刘致在公元一三三三年六月跋鲜于枢书写《韩愈进学解卷》中有交代:“鲜于困学之书始学奥敦周卿竹轩,后学姚鲁公雪斋,为湖南宪司经历;见李北海《岳麓寺碑》乃有所得。至江浙,与故承旨赵公子昂诸人游处,其书遂大进,以之名世,行草。”明人解缙在《书学传授谱》中却说:“王庭筠以南宫之甥,擅名于金,传子澹游,至张天锡,元初鲜于伯几得之。”其实,解缙的这种观察并不准确。鲜于枢或许学习过王庭筠的书法,但是他更钦佩王庭筠对于“书画同源”的处理。关于这一点,鲜于枢在公元一三〇〇年题跋在王庭筠《幽竹枯槎图卷》说的十分明显:“详观此卷,画中有书,书中有画,天真烂漫,元气淋漓,对之嗒然,不复知有笔矣,二百年无此作也。”
此卷作品为长轴大作,从整体上看,气势连贯,用笔遒劲,书写流畅,洒脱自如。如果说《王安石杂诗》是鲜于枢中年时期的成熟作品,那么《石鼓文》则是其晚年时期的代表作品。此件作品卷后有高士奇的题跋,高士奇认为此卷“草法苍古,又书昌黎《石鼓歌》,与寻常笔墨不同。”高士奇把此卷直接归为鲜于枢的草书,这说明了此卷作品中行草兼备,以行书的结体、章法表现整体的气象,以草书的笔法、线条发挥字里行间的气韵。如此一来,此卷作品呈现出一种气势雄迈而气韵生动之象。
本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鲜于枢书法,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
拍卖鲜于枢书法哪里比较好
鲜于枢的书法,还是学习晋唐,主张复古。对于宋代书法,鲜于枢的态度有明确,他在公元一二九六年所作的《跋刘敞秋水篇》中写道:“嘉祐去唐未远,一时名公书犹有唐人风致,原父、舜钦辈是也。至东坡、山谷始大变。东坡尚有会稽、北海体制,至于涪翁,全无古人意。”鲜于枢认为宋代书法到了苏东坡以后,就全无“二王”规矩了,黄庭坚则根本不知道古意为何物。对于黄庭坚,他的批评是一贯的,如在《论草书帖》中说:“至山谷乃大坏”,批评黄庭坚不懂草书;在《跋黄庭坚赠云庵道人歌行》中又批评道:“黄文节公之笔,如锥画沙,如印印泥,无点画之差失。”他在《跋王献之保母砖帖》中批评米芾:“却笑南宫米夫子,一生辛苦读何书”。
鲜于枢书法拍卖,仔细审视国内拍卖市场,屡屡创出成交价格纪录,并引领市场行情发展的往往不是绘画作品,反倒是古代法书精品。中国嘉德2000年秋拍,宋高宗的《真草二体书嵇康养生论》就以990万元的高价创出当时中国书画作品全球拍卖纪录。2002年,中贸圣佳拍卖公司秋季拍卖会上北宋米芾书法手卷《研山铭》则以3298.9万元高价成交,刷新了之前的记录。从2003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以2200万元成交《晋索靖处师颂卷》到2004年元代书法大家鲜于枢的《石鼓歌》在深圳古玩春季拍卖会上4620万元成交,中国书法作品价格一路飙升。2009年秋拍以1.008亿元成交的《朱耷、张景修等宋明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2010年深圳保利春拍上以4.368亿元轰动成交的北宋黄庭坚《砥柱铭》(手卷)和在中国嘉德2010年秋季拍卖会上以3.08亿元成交的东晋王羲之《平安帖》。短短十年时间,中国古代法书作品高拍卖价格完成了从千万元到数亿元的跨越。
市场近几年鲜于枢书法拍卖成交记录:
鲜于枢行书手札镜片----成交价:RMB345.00万----成交日期:2012年10月19日
鲜于枢1298年作草书兰----成交价:HKD386.00万----成交日期:2011年5月31日
陶冷月赵叔孺癸未成交价:RMB62.10万----成交日期:2013年5月12日
鲜于枢先茔帖册页(一开)----成交价:RMB79.20万----成交日期:2006年11月22日
鲜于枢先茔帖册页(一开)----成交价:RMB79.20万----成交日期:2006年11月22日
陶冷月赵叔孺1943年代----成交价:RMB82.80万----成交日期:2017年12月20日
陶冷月赵叔孺1943年代----成交价:RMB82.80万----成交日期:2017年12月20日
鲜于枢行书手札镜片----成交价:RMB345.00万----成交日期:2012年10月19日
陶冷月赵叔孺癸未成交价:RMB62.10万----成交日期:2013年5月12日
鲜于枢草书《石鼓歌》卷----成交价:RMB亿4620.00万----成交日期:2004年6月26日
鲜于枢1298年作草书兰----成交价:HKD386.00万----成交日期:2011年5月31日
鲜于枢1298年作草书兰----成交价:HKD386.00万----成交日期:2011年5月31日
鲜于枢行书手札镜片----成交价:RMB345.00万----成交日期:2012年10月19日
2018年鲜于枢书法拍卖鉴定
《赵秉文御史箴楷书卷》是鲜于枢的大字楷书作品,此作尺幅较大气势宏大,风神凛然。赵孟在其后的题跋中说:“伯几书笔笔皆有古法,足为至宝。”这件作品,从线条方面说,既有锺繇的晋人笔法,亦有虞世南的唐人笔法。从这件作品的字形上看,形态开张而笔力雄健,可知其与《岳麓寺碑》有很大的关联。由此,可见刘致所作的“见李北海《岳麓寺碑》乃有所得”的判断不虚。从结体上看,此件作品更接近欧阳询的《化度寺碑》,内敛修长,法度森严。在字势上,又表现出徐浩《朱巨川告身卷》的影子,字势端正、气势昂扬。从上述分析可知,鲜于枢的楷书立足于唐法的规矩严谨,兼顾晋法的风神飘逸。运笔沉雄朴茂、笔法古朴、结体谨严、气魄恢宏,骨力与气势并重,刚健与温润并存。
鲜于枢书法值钱吗,鲜于枢的草书狂放豪迈,师法晋唐,为元代草书家。王祎在鲜于枢《杜诗行次昭陵卷》后的题跋中写道:“渔阳鲜于公草法盖本于右军、大令父子,至其展为大体,则自法而变者也。”鲜于枢的“自法而变”是基于“二王”,又充分吸取了怀素、张旭、高闲等唐代草书大家的精华,并且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朱彝尊在《鲜于伯几草书千文跋》中直接认为:“鲜于伯几以古瘦见长,世所传高闲《千文》及张旭书,大约多出其手也。”朱彝尊的这种认识恰恰反映了鲜于枢草书中的唐人法度。至于元代艺文领军人物赵孟在《题伯几临鹅群帖》中的评价:“仆与伯几同学草书,伯几过余远甚。仆及力追之而不能及。”则不能仅仅看作是赵孟的过谦之词了。
对于国内外乃至整个亚洲的艺术品市场都有通透的掌握,对市场行情有准确分析报告,以供我们对藏品的市场行情的把握。致力追求高成交率,我们坚信,只有高成交率才有高的信誉才有长远的未来,聚全球华商财力,定向委托搜天下资深藏家宝物。媒体宣传和网络展拍结合,打造立体的宣传模式。文物鉴定专家的鼎力相助,国内外高端优质客户的雄厚实力为保障。搭建业内规模巨大,特色鲜明的拍卖广场,成就强王者级艺术品交易交流平台。
本公司凭借自身的优势和强大的运作能力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吸纳了大批的社会资源。联合、深圳、香港、伦敦等海内外众多大型优质的交易机构为行政、企业事业单位、投机构和社会各界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同时,聘请多名国内专家组成交流品审鉴机构,为海内外收藏家和团体提供一个高标准、高质量、高层次的文化交流空间。
帖子中不能涵盖所有信息,所以有藏品想估价、出手的可电话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