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历史博物馆宝石矿物部门馆长杰费利-珀斯(Jeffrey Post)博士在展览开幕时评道:「展览中每一颗钻石都是其同类中的极.品,连同馆内其他宝石珍藏,今次展览可堪加载史册」。在为期三个月的展览期间,史密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吸引了超过一百六十万人进场参观。
2005年7月至11月,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世界名钻展览」(Diamonds)上,「粉红之星」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博物馆馆长米高-迪克森(Michael Dixon)表示:「这个展览不只向公众展示世上最令人惊叹着迷的单颗钻石,更介绍相关科学知识及钻石工业,阐述钻石如何在地球深处潜藏,最后被送上红地毯绽放光芒的非凡历程」。这个璀璨眩目的展览为期五个月,每天吸引约七万人参观。
过去二十年来,出现在拍场上的重要蓝钻并不多。直至2007年,一颗6.04卡方形的内部无瑕鲜彩蓝钻出现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以每卡拉美元创下新的拍卖纪录,才奠定了蓝钻的市场地位。这颗蓝钻同时打破了「Hancock红钻」保持了二十年的纪录,令具有一定份量的蓝钻每卡拉价格跃升至超过一百万美金的惊人数目。
自此之后,蓝钻在拍卖场上可谓所向披靡,屡创佳绩。
2014年11月,当梅隆夫人故藏内的梨形鲜彩蓝钻(其后命名为Zoé Diamond)出现在纽约苏富比的时候,又创下每卡拉美元的成交价纪录,蓝钻的每卡拉价格在短时间内再被推向逾三百万美元的水平。
之后,在少于一年间,日内瓦苏富比呈献了一颗当时名为「The Blue Moon」的顶.级蓝钻,成交价为美元,一口气打破了所有之前的纪录,以每卡拉美元成为迄今任何宝石及鲜彩蓝钻每卡拉单价的最.高拍卖纪录保持者,再一次巩固蓝钻在拍场上至尊王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