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法律要求,加贴了CE标签的产品投放到欧洲市场后,其技术文件(Technical Files)必须存放于欧盟境内供监督机构随时检查。技术文件中所包涵的内容若有变化,技术文件也应及时地更新。
技术文件通常应包括下列内容:
· a . 制造商(欧盟授权代表(欧盟授权代理)AR)的名称,商号,地址。
· b . 产品的型号,编号。
· c . 产品使用说明书。
· d . 安全设计文件(关键结构图,即能反映爬申距离、间隙、绝缘层数和厚度的设计图)。
· e . 产品技术条件(或企业标准)。
· f . 产品电原理图。
· g . 产品线路图。
· h . 关键元部件或原材料清单。
· i . 测试报告 (Testing Report)。
· j . 欧盟授权认证机构NB出具的相关证书(对于模式A以外的其它模式)。
· k . 产品在欧盟境内的注册证书 (对于某些产品比如:Class I 医疗器械,普通IVD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 l . CE符合声明(DOC)。
· 什么是 CE 标记 (CE Marking) ?
·
· CE 标记 (CE Marking) 是一个28个欧洲国家强制性地要求产品必须携带的安全标志, 其型如 , 其放大图型如本页顶部中间所示。字母 "CE" 是法文句子 "Conformité Européene" 的缩写。其意为 "符合欧洲 (标准)"。CE 标记最初所使用的英文术语为 "EC Mark",该术语于1993年签署的欧盟产品指令第93/68/EEC号中正式被术语 "CE Marking" 所取代。现在,所有的欧盟文件中均使用术语 "CE Marking"。术语 "CE Mark" 有时也见使用,但是并非术语。
· 一个产品带有CE 标记 也就意味着其制造商宣告:该产品符合欧洲的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之相关法律中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因而该产品是对: 使用者(译者注:人),宠物(译者注:家畜家禽),财产(译者注:物业),及环境 (译者注:自然环境)都安全的产品。
在实际中,这些法律多以所谓的产品指令(Product Directives)*之方式而发布。
· *产品指令通常包含产品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essential requirements" 或者 "性能水平 performance levels" 与 "协调标准 Harmonized Standards"。 协调标准指的是由若干欧洲标准局(CEN, CENELEC, 等)所制定的具体技术规范(也称:欧洲标准 European Standards 或协调文件 Harmonization Documents).
CEN- 欧洲标准委员会。
CENELEC 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委员会。
· 一个产品带有CE 标记也就是向欧盟盟国的官员表明:该产品可以 合法地进入欧盟统一市场。
· 一个产品带有CE 标记可以确保:该产品可以自由地在欧盟统一市场内流通。
· 产品(必须)携带CE 标记(之法规)允许欧盟的:
· 海关依法将缺乏CE 标记的产品在进入欧盟海关时扣留,
· 市场监督机关依法将缺乏CE 标记的产品从市场上取缔,
· 执法机关依法追究将缺乏CE 标记的产品投放市场之个人或公司的法律责任。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指令进入实施阶段,越来越多的产品已经被化入必须携带CE标记,否则不准进入欧盟统一市场流通之列。可是,许多非欧盟出口商、制造商仍然没有意识到CE标记之重要性,以及CE标记对其欧盟出口业务的影响。
为何称CE标志为产品进入欧洲的通行证?
· 与CE标志相关的欧盟的“产品指令”强制所有成员国制订相应的本国法律。
欧盟各成员国制订的与“产品指令”相应的本国法律均要求制造商在产品,包装,及 伴随文件(比如:说明书)上加贴CE标志。一但与CE标志相关的某一欧盟“产品指令”开始强制实施,只有加贴了CE标志的产品才能在市场流通,将缺乏CE标志的产品投放欧盟统一市场将构成违法行为。 制造商有法律责任确保其产品符合相关的欧盟的“产品指令”中的要求并加贴CE标志。
CE标志是欧盟为了建立统一市场和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实施CE标志的目的是为了简化使产品进入欧盟和在其成员国间移动所需的手续,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预期加入欧盟,最终导致加贴CE标志的产品可在整个欧洲境内自由移动。因此,欧盟委员会将CE标志看作可使产品在欧洲统一市场内自由流通的"通行证"。
CE 标志 如何影响对欧盟的出口贸易-
扩充后的新欧盟将成中国贸易伙伴
2004年5月1日,欧盟接受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波兰, 捷克, 斯洛伐克, 匈牙利, 斯洛文尼亚, 马耳他, 塞浦路斯 共10个新成员国,完成其成立以来的第五次也是的一次扩充。扩充后的欧盟成为全世界的区域经济体,其成员国由原来的15个扩大到25个。
据中国有关方面的统计,2003年,中欧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1252亿美元,增幅达44.4%,超过中日与中美贸易的增长速度。2003年,欧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和美国。但如果算上10个新成员国,欧盟即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04年,欧盟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欧盟扩充将为中欧经贸关系创造新的机遇
欧盟东扩后,新入盟国家的关税会大大降低。目前,10个新入盟国家的工业制品关税普遍高于欧盟的平均水平(3.6%)。以斯洛伐克为例,该国的海关关税税率分为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和普惠制税率。2002年,该国相对较低的最惠国税率为5.77%。再如,拉脱维亚的最惠国基础税率为15%。入盟后,欧盟共同关税的规定将适用于这些国家,这有助于降低外国企业与新入盟国家的交易成本。
随着新入盟国家经济的增长,居民收入将会有较大提高,其购买力也会随之增加。根据欧盟专家估计,东扩可以使新入盟国家的年经济增长率提高1.3-2.1个百分点。中国的产品目前已经在新入盟的国家拥有较大竞争力和吸引力。可以预料,随着新入盟国家公民收入的提高,对于中国产品的需求会有所增加。
CE认证的优越性
如果任何一个与CE标志相关的产品指令涉及到您的产品,而且您打算出口至30个欧盟和EFTA成员国中的任何一个,那么进行CE认证将是您对欧贸易成功的关键:
· 通过CE认证,您的产品可以获得一张特别“通行证”,从而可以在30个欧洲国家内自由流通。欧盟东扩后,中国的企业将面对一个更大、运作规则统一的欧洲市场,通过CE认证,只要产品打入欧盟一个成员国,就可以进入其他成员国市场。中国企业在10个新入盟国家的业务相对较多,东扩为这些企业进入欧盟老成员国市场提供了机遇。
· CE标志的实施,大大地简化了产品投放欧洲市场的手续,制造商只需要遵守一套法律和要求,亦即欧盟的产品指令即可。而在CE标志的实施之前,制造商若要出口至此30个欧洲国家,不得不遵守每个国家的法律和要求,也就是说,多达20多种法律和要求,不但费时又增加操作成本。
· 产品通过进行CE认证,使其从设计,生产,包装 各方面更规范,更安全。从而,减少了可能由事故引起的消费者对制造商的起诉。购买保险的费用及维护费用也因此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