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搬迁方案
为了使搬迁对应用系统的影响降至*小,可采用在线搬迁的方式,即建立平滑的网络过渡环境,以数据存储为核心,保障网络和应用系统的稳定性、连续性,*缩短系统运行的中断时间。搬迁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搬迁方案,主要内容为搬迁设备统计、搬迁配套工具、搬迁日程和人员安排、搬迁后设备位置平面图。
(2)网络割接方案,包括网络割接流程以及割接前后网络拓扑变化。
(3)系统及数据备份方案,包括备份方式以及时间。
(4)应急方案,包括硬件故障、操作系统故障、数据库及应用系统故障、存储设备及数据故障应急方案。
在方案中,首先要确定需搬迁设备清单,并对设备进行分类;其次按照系统划分设备,安排合理的搬迁次序。核心系统可在周末或者工作日的晚上搬迁,非核心系统可在工作日搬迁。对于双机运行的设备可先对备用系统搬迁、调试、正常运行后,再将主机搬迁至新机房。
2搬迁步骤
搬迁前制定通知,把搬迁过程的停机安排统一发布,然后提供一个热线电话和信息部联系,负责协调各个专业的搬迁事宜。
(1)信息发布:信息部门提前进行信息发布,告知具体搬迁时间计划。
(2)网络互连:确定新数据中心机房和旧机房的光纤线路连通。
(3)检查机房环境条件和可用性:检查新机房空调、供电、消防、综合布线等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具备,同时进行网络联通性测试,保证网络的可用性。
(4)应用管理员检查确认应用是否正常运行,主机管理员检查确认主机是否正常运行。
(5)数据备份:搬迁前,做好该系统的相关备份。
(6)确认搬迁工具到位。
(7)确认关键业务系统相关厂家提供热线支持或现场支持。
(8)应用管理员退出应用,主机管理员停运主机,再由各搬迁组进行主机的拆卸、清洁、搬迁、上架及网络/KVM接入等工作,设备搬迁过程中应做好设备的防碰撞、防灰尘、防水等,同时必须严格按照设备布局图、设备背面接线图完成设备的上架、接线等工作。
(9)主机管理员通电启动设备,并进行主机测试,应用管理员负责应用测试。
(10)设备正常运行后,各搬迁组及时更新设备及连接线的标识。
建议人员变迁和系统搬迁分期进行。即人员在新大楼办公,系统在旧大楼,人员办公稳定后,再逐步迁移系统
3 前期准备要扎实
为了减少出错、顺利迁移,需要在搬迁前完成以下工作。
(1)检查新大楼办公区环境(电源、家具、电话、网络)是否具备。检查数据中心机房环境是否具备(装修、电源、接地、防雷、综合布线、温湿度)等。
(2)新大楼和旧大楼之间的光纤网络保障连接顺畅,用至少2对光纤将新大楼联入旧大楼的IDC数据中心网。
(3)完成设备按照局域网、城域网及IDC内部网建设要求进行搬迁及更改相应配置,从而实现新大楼局域网的搭建,并实现与城域网的联网。实现新大楼数据中心网络的搭建,并实现和城域网的联网。
(4)制定新机房服务器布局表。在搬迁前要提供详细的设备搬迁后的机柜位置摆放图、设备连线图以及物理连接图,从而*保证搬迁的科学有序性。
(5)各系统管理员需做好系统应急预案的准备,并根据系统情况落实是否需联系系统厂商到现场协助系统搬迁,以确保及时、妥善地处理设备搬迁可能引起的安全事件。
(6)服务器设备要进行备件准备。
(7)准备好搬迁需要的设备、工具以及辅材、耗材。
(8)在搬迁前24小时对应用系统进行备份工作。
(9)确定好搬运公司,完成机房及搬迁通道的检查及搬迁运输路线的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