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如何鉴定天字罐?

  • 发布时间:2018-09-17 16:36:13
    报价:面议
    地址:安徽,合肥,合肥市包河区徽州大道5136号滨湖世纪城临滨苑写字
    公司:安徽合肥古钰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手机:18715087311
    微信:wps666xx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天”字罐,是明成化年间出现的一种小型斗彩盖罐,因罐底书青花“天”字款而得名。罐为直口,短颈,圆肩,鼓腹;下部内敛,内挖圈足,附盖。盖多平顶微凸,直壁,覆于灌口。罐腹纹饰多为海马纹,也有海水龙纹、缠枝莲纹等纹饰。 传世器物中有在海水飞马罐底书“天”字的,也有在爪龙罐底书“天”字的。成化斗彩天字罐因其名贵,故从明后期至清代各朝都有仿制,其中尤以清康熙和雍正两朝最为逼真。康熙朝仿品胎体厚重,雍正、乾隆朝胎薄质细,釉下可见明显的旋纹。总的看来,仿品纹样大多显得工细有余而流畅不足,各种色彩的呈色以至款识的书写特点均与真品存在一定的差别。 天球瓶的创制是受了西亚文化的影响,始见于明永乐朝,多为青花,口微侈,直颈,腹浑圆似球,平底。天球瓶作为明永乐、宣德以来的传统造型,宣德器较永乐器略显粗放,此后明代各朝都没出现。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风盛行,天球瓶则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时较为流行。这时的品种有青花釉里红、粉彩等,多署本朝款。 瓜棱罐是在何时出现的? 瓜棱罐,最早见于宋代北方窑,明代时较为流行,因罐身呈瓜棱形而得名,嘉靖、万历时烧制量较大。传世的雍正官窑茶叶末釉瓜棱罐,口、足微收,腹部丰满,呈橄榄状。罐身凸起瓜棱十六道,底足内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款,造型端庄、大方。 转心瓶的工艺精华在哪些方面?制作工艺是什么样的? 转心瓶也称“旋转瓶”。转心瓶是清代宫廷的御用观赏玩物,存世十分稀少。转心瓶多为粉彩器,藏品想送至国内一线拍行(北京保利,北京翰海,睿嘉四季等),亦可私下。可询 一杜经理工艺精美,绘画细腻,独出心裁转心瓶是在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内瓶上往往用粉彩描绘婴戏、四季风光图案。外瓶在与内瓶相对应的位置镂空,转动内瓶时可以通过外瓶的镂空部分看到内瓶的不同画面,犹如“走马灯”。也有的内瓶图案固定不动,瓶口里部盛水,利用水轮机原理,凭水珠滴露重力,推动瓶心夹层旋转。 转心瓶制作工艺复杂,采用了拉、印、雕、旋、镶、拱、削、镂等工艺技法,突出地反应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技术。制作时首先把外瓶的底部精心做成凸起的鸡心纽,内瓶的底部做成与鸡心纽大小相吻合的内凹鸡心槽,将外瓶的颈部、腹部、底座与内瓶各部分分别烧制好后,将套瓶伸入瓶身内,最后用一种特制的黏合剂把内瓶与外瓶的颈相粘连,于是瓶座与瓶身就连在一起了。经烧制后内瓶的随外瓶自由旋转。当转动瓶颈时,内瓶上的纹饰便通过瓶身上的镂空连续展示出来。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