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名称:维吾尔族人物故事图·精品
断代/款识:黄胄/近代 规格:宽约68cm;长约 118cm
此幅《维吾尔族人物故事图》作于80年代末期,并且经黄胄题款,据题款显示是在1984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是黄胄艺术创作的巅峰期,从此作看,无论人物之传神、造型之准确、线条之流畅均代表了其典型的画风和这个时期的艺术成就。黄胄是一位深入生活的画家,足迹遍布祖国边疆、海岛、高原、牧区,自其40年代前往新疆写生,创作充满异域风情的新疆题材画便成为其一生的爱好,他的各种速写积稿盈匣。他尤其喜欢重复地采用同一类题材,然而却经常改变构图,改变造型的细节,以求更好更完美的效果。
此作呈倒三角状构图,画面最上端为头戴毡帽的新疆老人,虽然已白须飘飘、满面皱纹,但是健步如飞、神采飞扬;老人左前方为骑着毛驴的姐弟,一袭红衣的新疆少女坐在前面,少女鲜艳的红色纱裙,浅绿色的裤子以及棕色的长靴为画面最丰富和亮度之色彩,这位美丽的新疆少女将整个画面的节奏和韵律激荡起来,如同一曲交响乐中的高潮部分,在她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无限的魅力,既有东方姑娘那种深沉文静之美,也不失维族姑娘那种藏而不露的骄野之姿,把个维族姑娘容貌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完美无瑕,可以说此幅作品中的维族姑娘是黄胄笔下最典型,最完美,最动人,最有品味的绝世美女;从姐姐身后探出半个脸的弟弟,其黝黑的面庞和一脸的俏皮与姐姐娇嫩的面容和娇羞的神态形成对比,从而表现出老年、青年、少年不同年龄阶段人物的独特气质和相貌特征。两头驴子亦为隔代,姐弟二人的坐骑为一头壮实的、显然常年负重的成年驴子,画面下侧,即走在队伍最前方的则是一头幼驴,这可能是它第一次出行,低着头,一双大眼睛在好奇中闪着一丝胆怯,后面毛驴的眼睛则始终盯着前方。黄胄创作时不仅对人倾注感情,对动物亦显示出人文关怀。
黄胄曾说过:“一个画家应该老老实实地到生活中去。”此作正是其深入生活,接触群众,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完美体现。黄胄长期生活在大西北,熟悉新疆的风土人情,因此能够非常生动准确地抓住当地人物一闪而过的面部表情和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如本幅新疆少女美丽丹唇下一笑,男孩憨态可掬的神态,老人布满皱纹的笑脸写满关爱,粗壮的大手显示出长期劳作的艰辛。黄胄对于细节的刻画亦一丝不苟,如少女鲜艳的头巾巧妙地遮住长长的、乌黑发亮的辫子,漂亮花裙上的印花及马靴上的折子等,皆有趣而生动。整幅以巧妙的构图及人物组合描绘出一个新疆市场的一瞥,十分具有生活气息,图中的人物轮廓以线条勾勒,驴子以墨块及线条塑造,运笔迅疾、潇洒,造型准确生动,色彩鲜艳,墨色润泽,画面整体布局及细小环节的变化皆把握得十分精确,完美无瑕。
在黄胄同一题材的作品中,以此尺幅之巨大,人物之精彩者十分罕见,此乃黄胄创作鼎盛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