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光今人有,古人亦有之,美人更有之。装饰打扮,让自己以美好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心理,古今亦然。照见自己,了解自我形象,修饰容貌等诉求,催生了镜子这种生活用具。
镜也称“鑑”“鉴”,可是早的镜子并不是金属镜、玻璃镜,是自然界平静的水面,是器皿中清澈的水。表示照看自己容颜,初的字是“监”,这是一个会意字,繁体为“監”。左上的部件“臣”表示睁大的眼睛,代表观察,照看;右上的部件是跪坐俯视的人(或者两个部件合在一起);下面的“皿”是“饭食之用器也”(汉·许慎《说文解字》)。严格的说,“皿”是盆盘之类口面较宽可盛水盛物的器物。几个部件合起来,表示人在水盆里照看自己的容颜倒影,故“监”的本义是察看。
“破镜重圆”的故事,“山鸡舞镜”的传说(《异苑》),“化鹊捎信到夫前”(《神异经》)等传奇,都与爱情有关,也往往成为许多诗文的题材。这些故事,既表达了古人的美好愿望,又说明了铜镜作为爱情的信物,其意蕴是渊源有自的。古人不太理解铜镜映射的原理,以为铜镜本身可以发光,具有“法力”,可以照妖驱邪。因此很多道士修行炼丹时镜不离身,佛教和道教以之为不可缺少的法器。古代铜镜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发展变化,展示了古人的艺术想像力和社会文化观念,研究这些纹饰铭文,为人们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实物证据与独特视角。
本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东汉铜镜,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
近期的东汉铜镜收购价格
铜镜兼实用与审美价值,自然成为人们馈赠的礼品。据《唐书·礼乐志》记载,八月五日是唐玄宗的生日,这天也被定为“千秋节”,又称为“千秋金鉴节”,群臣会献上美酒和铜镜祝寿,玄宗也会赠群臣以铜镜,以示圣恩。习俗流传民间,赠镜活动盛行,自然推动铜镜制作的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铜镜大多是圆的,圆形在古代有圆满、团圆、吉祥之意,成为“花好月圆”的象征。因此在古代,铜镜就常用作为爱情婚姻的信物,图纹有双凤镜、雀绕花枝镜、瑞兽鸾凤葡萄镜等,还有启蒙和增加夫妻生活情趣的图纹。
东汉铜镜拍卖,金吴牛喘月带柄铜镜,现藏三亚市博物馆,长24.2厘米,直径13.5厘米,缘厚0.35厘米。镜主体为圆形,无钮,下附长柄,柄底椭圆;镜背饰有浅浮雕纹饰,因历代磨损,部分画面模糊不清,上部隐约可见祥云托月,右侧数颗星斗相连;星月下部则是浩瀚水势,浪涛之侧的礁石耸峙,有一似牛的动物静卧其上,呈仰望星月之态。水浪之动与神兽之静相得益彰,细观颇具故事性与画面感。“吴牛喘月”的典故出自东汉的《风俗通》,后《太平御览·卷四》转引:“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南梁刘孝标注:“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间,故谓之吴牛也。南上多暑,而此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而喘。”《世说新语》中也有此典故出现:“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座。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说的是西晋的大臣满奋惧于风寒,在被晋武帝召见时,因担心殿内的琉璃屏无法挡风而面有难色,实则琉璃屏甚为严实,晋武帝取笑于他,满奋便以吴牛解嘲,说臣怕风就像吴地怕热的水牛,误把月亮当成太阳,看到月亮便气喘不止。
近几年东汉铜镜同类藏品拍卖真实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长宜子孙”铜镜
估价69.00到69.00万---成交价:HKD7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4月28日
藏品名称:汉代“T”形走兽纹铜镜
估价150.00到150.00万---成交价:HKD172.5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30日
藏品名称:汉代螭龙钮青铜镜
估价80.00到80.00万---成交价:RMB96.80万---成交日期:2017年11月29日
藏品名称: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铜镜座
估价65.00到80.00万---成交价:RMB100.80万---成交日期:2009年11月11日
藏品名称:太阳纹青铜镜
估价150.00到150.00万---成交价:RMB275.00万---成交日期:2015年12月22日
藏品名称:汉神兽纹铜镜
估价55.00到55.00万---成交价:HKD63.25万---成交日期:2017年11月5日
藏品名称:草叶纹铜镜
估价50.00到50.00万---成交价:HKD5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4月28日
藏品名称:饕餮纹四方铜镜
估价1247.00到1247.00万---成交价:NTD2376.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26日
藏品名称:莲花回纹青铜镜
估价72.50到145.00万---成交价:HKD87.36万---成交日期:2015年1月10日
藏品名称:鎏金铜镜
估价260.00到260.00万---成交价:HKD30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1月15日
东汉铜镜权威鉴定快速成交
考古发掘中,有的合葬墓中夫妻各自棺内或棺前置半面铜镜,也有的单人墓中只随葬半面铜镜。1958年在河南洛阳烧沟发掘的第38号夫妻异穴合葬战国墓中,男女两棺各出半面素镜,从两个半镜的断痕上看,二者完全吻合。两个半镜原本是——面完整的素镜,生前为夫妻共同拥有,当一方逝去时,将此镜打成两半,把其中半面随死者下葬,另一方逝去时,再将剩下的半面与之随葬,从而使夫妻“破镜重圆”。1975年在西安市北郊发掘的1号汉代合葬墓中,夫妻棺前各置半面连弧纹镜,二者合在一起是一面完整的镜,系下葬时人为击破后分置夫妻棺前。1986年在安徽省淮南市下陈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墓出土的昭明镜仅存半面。显然,这种以半镜随葬的做法象征的是夫妻间无法割舍的爱情。
东汉铜镜展销,这里所述的方镜,就是一面约高136厘米、宽83厘米的长方形铜镜,它当然无法用来照人的肝胆,秦始皇利用人们对铜镜的敬畏心理和神秘感,妄称他的宝镜能照人肝胆,说谎者以为在铜镜面前无法掩饰,自然会神色慌张,于是被认为有邪心而遭杀身之祸。铜镜在西汉晚期就已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人们对铜镜的崇信有增无减。北周庾信《镜赋》曰:“镜乃照胆照心,难逢难值。”可见直到南北朝末期,人们对于“照胆镜”的存在仍深信不疑。从文献记载来看,这种铜镜一直到清代仍在宫廷中存在。但其神秘性已渐趋淡化。
本公司设有艺术品部。公司依附强盛的运作能力,多方位,深条理的和社会资源,雄厚的资金实力,为行政、企业事业单元、经融机构和社会各界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艺术品部约请多名国内专家组成交流品审鉴机构,为海内外珍藏家和整体提供一个高尺度、高质量、高条理的文化交流空间,同时建设远方珍藏俱乐部,开办网上展览展销营业,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治理,实现点对点的服务,保证拍品品质,确保珍藏者的利益。
本公司主要以艺术品类评估、展览、拍卖、交易、投资等为谋划重点,常年展览展示交易,不定期举行天下鉴宝运动,每年定期举行春季秋季等大型艺术品拍卖会类拍卖运动多场艺术品拍卖交易会。公司以一连的创新力开发艺术品类专场拍卖会,率先推出陈瓷、玉器、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珠宝翡翠、印章、邮品钱币、文房四宝、金铜佛像、今世工艺品等专业性很强的拍卖项目,为细化审美视野,指导专项珍藏作出起劲孝顺。
东汉铜镜出手成交价格是多少 东汉铜镜私下洽谈成交机率有多大 东汉铜镜专场展览展销什么时候举行 请咨询本公司(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