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高古玉都被冠以“文物私生子”的称谓,在国际市场,它是当仁不让的拍场主角。 判断一件古玉的价值高低,一是看年代,二是看雕工,三是看尺寸大小,四是看玉料,五是看它的美能否为现代人所理解,六是看完整度。这其中的每一部分又大有门道,“比如,不同历史时期对玉料的追求有所不同,西周以水立国,推崇深色的玉,纯度高的青玉地位不凡,而从汉代开始,则以白玉为最,青玉的档次就变低了”。
专家认为,相对于青铜器、瓷器等传统收藏大类,古玉眼下的市场行情还很低,因为认识的人还不多,以后增值的空间非常大。“2000年市场上才开始有大量的古玉涌现,但是当时很多人还不认识,一个收藏品类从被大家认可到走入高峰期大概需要15年的时间,如果从2005年古玉开始为人熟知、我们的理论成型算起,到2020年,古玉市场有望迎来一个高峰。”经过漫长历史的洗礼,古玉收藏行情渐热。
人们一般将汉代以前的玉称为高古玉。高古玉是中国玉文化的源头,凡是年代可靠的高古玉只要一露拍场,动辄都在百万元以上,也是有实力藏家的首选。高古玉属稀缺资源,历史文化信息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中国内地拍卖高古玉市场还没完全放开。2004年以来,高古玉市场已逐渐复苏,一些年代可靠、文化特征明显的高古玉颇受市场欢迎。2004年,在纽约苏富比(微博)“中国陶瓷工艺品”专场拍卖中,一件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时的玉刀,以23.2万美元成交。2004年,在北京翰海春拍中,一件龙山文化玉璇玑,以716.5万元成交,一件西周跪人玉璜以532万元成交。高古玉器可谓是玉器市场常青树,它以其悠远的文化含量,极高的艺术品位笑傲玉器拍场,不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仍然是藏家追逐的对象。但从近年高古玉器拍卖来看,虽然高古玉是众多藏家竞拍追逐的对象,但由于传承有序、年代可靠的古玉实在太少,赝品泛滥,藏家投资谨慎,市场难以形成较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