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行行出状元,隔行如隔山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一个在古玩圈长期反复不间歇训练的人来说,鉴定已它变成了潜在的浑然不觉的一种能力。
明永乐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有一次,一位藏家请马未都去看东西,说家里有很多好瓷器。进门仅几分钟,马未都就说没有一件好东西。那人急了,说你都没有仔细看。马未都说,你进屋看到一屋子的女人,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出没有一个漂亮的一句话让那位藏家一时语噻。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压手杯
另一次,马未都去做足疗,为他修脚的小姑娘一看马未都来了,开心的要把戴脖子上的玉取下来请“马叔叔”鉴定,说是花3000元从潘家园买来的。马未都说你这一取一戴太麻烦,亮出来我看一眼。小姑娘把玉从胸前拿出来,马未都看了一眼说,是真的。小姑娘接着问我买赚了吗,马未都说你干嘛老想着赚,是真的就不亏了。
马未都向来如此,几乎从不直接给藏品定价格,只有以前给拍卖行当顾问的时候才会直接说价格,那是因为工作需要。
明永乐 青花轮花绶带葫芦扁瓶
直到今天,马未都在北京观复博物馆每个月还会抽出一到两天作为鉴定日,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藏友和带来的藏品。他之所以这么多年保持这个惯例,是要保持和社会的一个通道,及时了解现在古玩市场的行情,包括又有哪些新款仿品问世,以至于不让鉴定水平停滞不前或滞后。
明永乐鸡心碗
还有一次一位导演请马未都帮朋友看东西,进门以后扫了几眼,马未都说这些东西不怎么样。那哥们儿还问不怎么样具体是怎么样啊?马未都说我的意思是这些东西你留着自己玩还是可以的。回来的路上导演抱怨马未都不够认真,鉴定时间太短。马未都说你是导演,挑过不少演员吧,满屋子候选的演员,你进门看一眼就脑袋一摇说都不合适,你连戏都没让人试,你怎么也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呢?导演瞬间无语。
清康熙至雍正 仿永乐青花莲瓣鸡心碗
马未都曾对鉴定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我邻居的女孩,我看着她从小女孩长成大姑娘,变成中年妇女变成老太婆,她怎么变我都知道,一眼就知道是她。
作为鉴定名家,马未都鉴定古董的速度快其实也不算稀奇。好比一个老中医,一辈子和各种病人打交道,看一眼病人的气色心里就有数了,再望闻问切一两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直接就提笔开处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