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心传(两册),此书属明末清初时期,古书有浓厚的包浆,封面是用比较少见黄色丝稠(皇家专用),目前存世量稀少,只存孤本。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中医文化),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脉诊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以系统的脉诊而著书,历史当中不多见。作为诊断学专著能够入选乾隆皇帝的"三希堂"(古时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证明此书价值和稀少。
明崇祯刻本,一函四册,中医诊断学专著,内容涉及望闻问切四诊,此书综合参考王叔和《脉经》、滑伯仁《诊家枢要》、高阳生脉学等著作,溯源穷流,以阴阳表里为纲,立四言、为九章以提脉学纲领,兼引灵素诸家之注以成其书,全书重脉诊及望诊,内容较全面,且有个人独到见解,是中医脉学著作中较为系统而实用者。
我国古代医家很注意脉诊在临床上的意义,认为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病的属性是寒还是热,机体正气是盛还是衰,以及测知病因、病位和判断预后。《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
近日深圳保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有幸征集到此书,四珍心傳由脉诊大师御医王九达穷毕生所学而作,由于明末战乱导致失传,此书保存十分完好,且为失传脉诊,乃为孤本,极其珍贵,国医泰斗唐祖荣皆视为珍宝。加之乾隆三十八年翰林院封封条实属罕见。
要了解更多本藏品信息请联系上述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