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瓷器的产生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进步,珐琅彩瓷器的成功烧制更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是中国传统工艺与由法国传入的画珐琅技法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彩瓷品种,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它向我们展示了康雍乾三代的盛世景象。著名古瓷专家黄寿高老师对珐琅彩瓷器做过如下评价,“宫廷秘藏,制作不易,传世极少,难以估量其价格”。
珐琅是一种较软的玻璃料,若在里面加上不同的金属氢化物作为呈色剂,并用油调和,便成为珐琅彩。用珐琅彩在烧好的白瓷上绘画,再入炉二次烘烧,即成为美妙的珐琅彩瓷。这种技术源于15世纪的法国,清初传入我国。珐琅彩含大量的硼和砷,烧成后具有强烈的金属质感,色彩种类繁多,表现力极强,深受人们的喜爱。珐琅彩全部由皇家垄断,未曾赏赐过大臣,因此民间难得一见。就是在宫中,珐琅彩也被称为官窑中的官窑,极尽奢华富丽。
拍品名称 估价(万) 成交价 拍卖日期
珐琅彩三阳开泰笔 7000万 9890万  
珐琅彩题诗过墙梅 2800万 3252万  
珐琅彩暗凤蓝料山 1200万 1686万  
珐琅彩「万花锦」 1080万 1444万  
珐琅彩吉祥富贵 800万 980万  
珐琅彩寿桃花卉纹 800万 90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