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专家团队:丘小君、叶佩兰、王春城、陈润民、单国强、潘深亮、蒋文光、金运昌、刘岩、古方、蔡国声、张淑芬、张广文、贾文忠、李彦君、金申、马秀银、樊国强、李晓光(南辛)等
第二种,用异地复合形瓷土。因元代至正年间,元青花瓷用料讲究,彩绘烧制工艺成熟,文饰蓝艳美丽,深受阿拉伯世界所欢迊,出口量巨升。但上等瓷土距江西饶州窑场相对较远,虽有水路毕竟是过省的货物难免会加重原料成本。所以窑场为了减少成本,取本地产之瓷土来“参和”远地来的祁门土。
一些窑场为了降低成本,釆用景德镇本地产的瓷土去参和祁门来的瓷土,烧制出第二种胎貭的元青花瓷。此第二种元瓷胎貭是以安徽省祁门上等瓷土为主,再加用江西饶州浮梁县(现景德镇市属)景内的“止可参和制造,于粗器为宜。”的高岭、红玉和箭滩等地产的瓷土,按比例制坯烧制成器。这种瓷器底足露釉处的胎体少见有砂孔,微微泛火石红,火石红淡淡的似有非有; 胎貭比较单用祁门瓷土的松、又较粗、胎貭偏牙黄。手摩感觉虽粗些但不划手。青花文饰线条清晰、也有部分晕散但不那么明显;釉较厚、偏灰青;青花浓处釉面下凹有鉄锈斑,青花线条中少有自然聚凝的浓青花的圆斑点点缀;因为起用两地两种瓷土,性貭有些不同。怕胎土参和后会渗漏,有部分琢器如大罐禸壁,刷有一层薄薄如水似的透明防渗釉、还有外釉溅入,有不规则形状的釉粘片块。琢器内壁上下体接痕多被抹平,相对较平整。此种青花瓷器多是产于至正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