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只有鉴赏,才能感受雍正青花的娇娇欲滴

  • 发布时间:2018-09-30 15:30:32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深圳,国际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公司:深圳古玩艺术品交易平台

    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欣赏”古代陶瓷远比“鉴定”古代陶瓷重要许多,“鉴赏”可以找到“国宝”,“鉴定”只能起到分类的作用,小学生就可以干。 所以鉴定培训班几天就可以结业。鉴赏可需要一生的功夫去学习,也不一定能看明白了古代艺术品真正的文化内涵,学无止境就送给那些真正的鉴赏家吧! 收藏古代艺术品,就会产生一些奇思妙想,同样的生产,却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只要是鉴赏的人发生变化,生产出的艺术品就会有大变化,大臣们除了相互勾心斗角,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揣摩圣意上了,投其所好就是官窑制作的特点。 昨天讲到雍正皇帝为了瓷器生产的亲历亲为,甚至连画片内容都要亲自参与,他亲自主导的陶瓷艺术品自然就是最顶端的艺术品了,让我们今天来封号,谁是古代艺术的鉴赏家,就是那几个皇帝。 大的收藏家封给乾隆皇帝,绝无异议。史上最厉害的艺术鉴赏家,送给雍正皇帝,还是送给宋徽宗,这就是看我们喜欢何种风格,还是两人并列中国高级的艺术品鉴赏家(终身的名誉)。 雍正时期作为清朝盛世之一,使得雍正官窑瓷器成为清代瓷器创新的一个高峰。其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的高水准的水平。这一时期的瓷器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细著称于世。 雍正瓷的总体风格轻巧俊秀,典雅精致,构思别致,线条柔和圆润,胎体选料极精,壁薄体轻。小件器皿线条柔和含蓄、轻巧俊秀,实用而美观。大件器皿端庄典雅,讲究线条变化,质朴古拙,比例协调、轻盈秀丽、规整而不厚重。 都说雍正时期各类的艺术品都十分完美,虽然雍正一朝时间并不长,只有十几年,不像他爹(康熙)、他儿(乾隆)都执政了六十年,他们留下的宝贝自然众多。但是雍正留下的瑰宝更加惊心动魄,让我们享用不尽。彩瓷不用述说了,他的珐琅彩、粉彩永远是中国瓷器的经典。 可是他的青花瓷器,也能做的如此完美和超脱,就不光是原料的问题了,完全是鉴赏力的问题了,他的独到的艺术鉴赏力,才让我们今天津津乐道,赞叹不已。它的美在哪里?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哪? 雍正的官窑瓷器历来被世人推崇,虽然雍正只有短短13年的历史,但是雍正皇帝自身的艺术修养,对于瓷器的生产寄托了太多的文人情怀,所以雍正瓷器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审美趋势,那就是“恬淡高雅”。 我们对青花瓷器的认知是元代做的做好,一个鬼谷子下山大罐,就让我们佩服的只有点头的份了。永乐的青花靠精美和海外的影响取胜,也是名声远扬。以后的彩瓷,万历的五彩、成化的斗彩、康熙的素三彩、都有精彩之处,但如今还是超越不了青花的艺术感染力。 青花独到的柔美,我们的先人把他发挥到极点,至今我们无法超越。雍正把彩瓷做到了极致,为什么青花也能做到如此精美,还是雍正皇帝对艺术的感悟和深刻的理解,才使得简单的绘画产生如此出奇的效果。 采用网络语言,总结出雍正青花瓷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胎釉。胎体精细,洁白坚致,重量较轻,修胎一丝不苟,看不见旋削痕,薄厚均匀。釉面光亮莹润,玻璃质感强,纯净无瑕,白中微闪青花,带有明代风格。   二、青料。采用我国浙江产的上等青料,加以精炼。从颜色上看可分两种:一种是色泽幽静匀润,发色较康熙青花柔和淡雅,没有太多的深浅浓淡的色阶,也有少部分是仿明成化的淡描青花,或仿明嘉靖青花的蓝中泛紫,淡描青花经常出现在一些小件器皿上,用笔纤细,淡雅宜人。 另一种是青花发色浓重艳丽,色调深蓝,釉中有小气泡,釉面有橘皮纹,系仿明代永乐、宣德青花苏泥勃青料风格,由于是用国产料代替进口料加以描绘,只能采取人工浓色堆点的方法,来体现黑色斑点及晕散,比较而言,还是显得死板一些,缺少永、宣青花自然流淌、深入胎骨的效果。 青花瓷器自从元代烧制以来,淡雅素洁的青花成为最有中国文人精神的艺术追求。 各朝各代的青花极具时代特征,元青花描画的人物故事,与元代的戏曲艺术同步而生;明青花除了官窑,更多的是国际之间的商业往来,所以我们看到了更多生活用品,盘子、杯子、碗保留下来的最多;清三代官窑的青花表现绝不相同,一眼望去,各有千秋,唯有静观雍正的青花,才能体会到青花渗透心灵的感触。 这个雍正青花胆瓶,我认为做到了恰到好处,增之太肥、减之太弱,恰如其分的造型,决定了他成为艺术品的第一步。洁白如玉的白瓷,配上优雅高贵的青花蓝,决定了他成为艺术品的第二步。疏密相间的三多纹,线条流畅、自然流淌,深浅自如,决定了他成为艺术品的第三步。密如礁石的蕉叶纹稳如泰山,上承海水雨露,下启繁花似锦。浓时深入骨胎,淡时娇娇欲滴。真乃神来之品,不愧为艺术佳品。 溢美之词有些过度,实在是内心所想,自然脱俗的艺术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按图索骥、按样索画制作的艺术一定是木讷呆板的,所以说官窑的艺术一定是大师的运作,“赝品”永远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在艺术品收藏方面我们都有很多误区,再加上所谓“专家们”的误导,总感觉我们的藏品都是“赝品”,当我们看到美国、法国、英国这些大大小小的西方国家博物馆中被掠夺走的中国瓷器艺术品后,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瓷器艺术品能够做到如此完美和精美,美轮美奂。而绝不是我们在国内博物馆看到的一些陈旧不堪,低档次的陶瓷艺术品。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