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便。目前,畜禽粪便主要靠耕地消纳,但畜禽粪便施用太多会导致耕地负荷粪便过载,造成土壤污染和作物减产。畜禽粪便若无法得到有效处理,会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及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污染:
1. 对水体的污染
畜禽粪便含氮、磷及有机质,如果直接排放入水体中或施用后氮、磷流失,使水体富营养化。粪便随雨水流失的流失物化学需氧量及悬浮固体均比无机肥料高。粪便中的大量病菌、及其虫卵会污染水源,引发传染病。养殖场排放的污水平均每毫升含有33万个大肠杆菌和69万个大肠球菌;每1000 ml 沉淀池污水中含有190多个蛔虫卵和100多个线虫卵。
2. 对空气的污染
畜禽粪便能产生大量具有恶臭气味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严重污染,进而影响人类健康。这些恶臭气体种类繁多,目前已确定的约有168种。一般按化学性质分为4类,即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挥发性脂肪酸及芳香族物质。恶臭气体会影响养殖场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
3.对土壤的污染
畜禽粪便是良好的有机肥料,被微生物分解后为土壤提供大量的腐殖质,改良土壤结构和肥力。但是粪便施用过多时,使土壤盐分增加,土壤结块,不利于作物生长。研究表明,我国农田土壤中69%的Cu,51%的Zn 来自于畜禽粪便。畜禽粪便已成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