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光绪元宝是大清光绪年流通大面值货币之首,是我国首批引进海外技术的印发流通货币,对于现今也蕴藏了一定历史意义。
1、上海一两银币: 成色、重量待考,同治6年(公元1867年)铸,系上海工部局向香港造币厂定制的试铸品,目前存世量极少。
2、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反版: 光绪15年(公元1889年)铸,因其“置洋文于面,体制未合”,遭到清廷大臣的非议而未能发行流通,存世不足10枚。
3、湖北省造本省光绪元宝七钱二分: 光绪20年(公元1894年)铸,在武汉三佛阁街原守备署改建了湖北银元局,仿造广东省银元式样铸造,意思是在湖北本省使用,目前存世量极少。
4、湖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 光绪24年(公元1898年)铸,系湖南省委托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代铸样品,目前存世量不足10枚。
5、福建省官局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 光绪24年(公元1898年)铸,在福建机器局内成立银元局,试铸了部分样币,目前存世量仅十余枚。
6、陕西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光绪25年(公元1899年)铸,系陕西省委托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代铸样品。
7、浙江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 (楷书、面六角星):光绪28年(公元1902年)铸,系浙江省通过上海的洋行委托英国伯明翰造币厂代铸样品,未正式铸造发行。
8、奉天癸卯光绪元宝一两: 光绪29年(公元1903年)铸,孤品,现藏台湾鸿禧美术馆,1991年6月在美国加州拍卖会上以18.7万美元落槌,参考估价为。
9、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 宣统2年(公元1910年)铸,云南造币厂曾试铸该银币,相传该币存世仅数枚,参考估价为20~25万元人民币。
2013年,一枚品相完好的“光绪元宝”以价格200万的天价成交,轰动了整个收藏界。不单单如此,近几年一来,银元价格的不断攀升,尤其光绪元宝为最,也证明了清精品古钱的魅力和受欢迎程度。“光绪元宝”收藏价值难以估量,是钱币收藏市场中代表性的佳作,伴随着铜币的主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枚清江光绪元宝具有如此极高的收藏价值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