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择,ZH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富民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看到,宽阔的坝子已被五颜六色的菊花装点,犹如大地被“铺”上彩虹一般绚丽多彩。居住在这里的贫困户们正在菊花种植基地里面做工,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居住环境改变了,人的面貌也改变了,大家都是满意的!”富民村7组贫困户侯学英笑着说,没住进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之前,自家5口人居住在山上,步行到场镇需1小时左右。特别是家中两个子女在古蔺县城上高中,回趟家特别不容易,来回坐班车也不方便。如今,搬出了大山,住上了新房,还在自家门口找到了工作,一家人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据了解,富民村是四川省重点贫困村,以前,支柱产业缺乏、集体经济空壳等问题突出。为实现“产业富民”的目标,富民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核心产业区发展中药材(菊花)种植基地项目80亩,以推动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增收致富。
今年6月,基地菊花首次开花,侯学英就开始在这里打工,帮着管理种植基地。侯学英还介绍说,随着成片菊花的首次开放,已经吸引了不少游客来到富民村观赏。今年10月,基地菊花还将第二次绽放,大家都希望踏踏实实地管理好基地,发展好产业,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自身勤劳致富。
从大寨苗族乡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80亩中药材按每亩10000元产值计算,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0万元以上;同时,通过该项目的示范效益,预计可带动富民村及周边乡镇共计200户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可实现产值200万元,户均增收10000元。
菊花的采摘加工过程费时费力,以往菊农采摘菊花后多数会采用蒸晒或高温翻炒的方式自行加工,传统的加工方式不仅因为效率低使菊花生虫变质造成损失,还会在加工过程中造成烟尘污染。
为实现菊花加工的规模化,当地今年投资20万引进一台新型菊花烘干机,该设备高效环保,利用特制炉子产生的高温蒸汽使菊花内的活性酶快速彻底钝化保持原色、且利用低温脱除花瓣花蕊表面附着水分和内含自由基水分,烘干彻底并能保留菊花原有的形状和气味。投入使用后,能大批量对菊花烘干加工,提高了效率,减轻了菊农的劳动量;加工后的贡菊可以存放包装销往各地,促进菊花生产加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