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铜币”铸行的时间长短不一,它的文物价值独树一帜,加上其它种种不确定的因素,造成遗存的数量较为稀有。所以,此钱币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是收藏爱好者的典藏佳品。
刘益谦曾说,对于这种极具收藏价值的藏品,收集到就是缘分,福分。近年来“大清铜币十文”在各国拍卖会拍出天价的可谓是屡见不鲜,可是“大清铜币十文”的存世量可谓少之又少,价格一路上飚,就因为如此,收藏到一枚“大清铜币十文”已经成为钱币爱好者一个念念不忘的梦想了。
该枚钱币为“大清光绪户部“鄂”字十文古铜币”,直径:2.9cm。钱币中央有“大清铜币”四个汉字,四字被珠圈所围,内嵌一小字“鄂”为其铸造局,上方正中镌满文,左右刻“丙午”,边缘中间分别“户部”二汉字,下端为币值“当制钱十文”。
钱背中央为蟠龙,上端是“光绪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样(大清帝国铜币),珠圈分隔,内雕龙纹。该户部造“大清铜币”包浆牢固,颜色纯正。在流通中磨损较轻、图案和字样清晰,且绣色美观自然、品相靓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铸币的国家,距今已有四千余年历史。发展过程中连绵不断,形成了极具东方色彩的中国货币体系,在世界钱币史上独树一帜。
清代当时铜圆铸造之初,清政府并没有对铜圈的纹饰图案,作严格的规定。清代当十铜圈一般为光边,也有少数省局铸有齿边当十铜圈。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为整顿圜法,下令停铸“光绪元宝”,改铸“大清铜币”,并由中央统一颁发祖模,故“大清铜币”的背龙图案相对比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