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收藏界:为什么越来越不相信专家

  • 发布时间:2018-10-13 16:25:40
    报价:面议
    地址:河南,郑州,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国际企业中心A座2302室
    公司:郑州利德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13303865451
    微信:a13303865451
    电话:0371-55127952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古玩古董鉴定 出手 交易 

    中国的收藏市场上不乏的艺术品,更不乏的鉴定家,但随着中国艺术  交易市场的迅速发展,尤其在其活跃度超过拍卖行业后,艺术品交易已经成为当下国民经济的一大亮点。

    也许是难却情面,也许是受利益驱使,给收藏爱好者鉴宝的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仅北京就有上百家各门类的鉴定中心,全国叫不出名字的“鉴定专家”更是数不胜数,形成“你方说罢我来说,十个意见九不同”的局面,这也成了当下拍卖公司经理们最头疼的一件事。我们不禁发问:面对如此混乱庞杂的鉴定专家队伍,谁来鉴定他们的资质?

    日前,通过走访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相关人士了解到,目前一些所谓的“鉴定专家”扰乱市场,各有怪招。

    现状:被经济利益驱使的“办证专家”

    一个电视台的节目曾经曝光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位收藏爱好者在地摊上花30元钱买了一块仿红山文化的“古玉”后,随即找到一位的鉴定专家鉴定,鉴定后专家得出是真品的结论,估价为30万元,并给这位收藏爱好者开具证书,同时收取了大约1500元的鉴定费。

    此过程全部由电视台的摄像机跟踪拍摄并报道,这位鉴定专家的所作所为,也被媒体抓了个证据确凿。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像这样的所谓专家能在一家著名的古玩城内公开从事鉴定工作10多年之久,文物界居然没有一个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把他清理出去,直到被媒体曝光后他才被撤换下来。

    目前,潘家园等古玩市场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从生产、运输到销售,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人,庞大的产业效应滋生了众多的办证专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拍卖公司经理表示,古玩城卖东西的只需去工商所办个执照,而且只是营业执照,并没有界定他们的鉴定资质的相关机构。好多古玩城老板不光卖东西,还业余给人开证书。一位收藏人士表示,在不同古玩城里找10个专家,恨不得有9个专家能开出不同的鉴定证书。

    匡时拍卖公司总经理董国强谈到,出于经济利益而帮人做鉴定的事在什么时候都会有,虽然一个鉴定家的能力有高低,但是起码态度应该是端正的,要凭自己的良心。而对古玩市场里的“卖家兼专家”也不能一棍打死,毕竟有些老板长期在市场上接触东西,还是具备一定“眼力”的。

    “为假作证”的鉴定专家

    诚然,专家“掌眼”有“看走眼”的时候做出了错误判断,但也经常有鉴定专家因为种种原因而说了违心话。某著名书法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有一位老干部找到他做鉴定时,他拘于情面或者说是慑于威力而无奈说了假话。

    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内地艺术品还没有形成交易市场的时候也许后果并不严重,但在当今艺术市场动辄上百万、千万的交易价格面前,把假的说成真的,一个直观的后果就是假品继续在市场上流通。内地拍卖市场就出现过这样“以假传假”的例子。

    董国强认为,“为假作证”甚至导致“以假传假”,这其实不是所谓潜规则,而是明显的不正之风。但这种东西私底下卖掉有可能,要从拍卖公司等正规渠道走可能性不高了。拍卖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对成熟了,而且相当透明,因为社会关注度高。

    从藏家水平来说,现在拿几百万、上千万买个假东西的“糊涂蛋”也在慢慢变少。以中国书画为例,一件几百万、上千万的作品首先肯定会引来大家关注,而且书画受高科技作假的干扰还相对少些,所以大多业内人士都能鉴别出来,不太可能从拍卖市场上“二次流通”。

    老鉴定专家急需“充电”

    目前国内老专家培育自己的接班人,一般是老专家手把手带人看真假,以老带新。但也存在老专家自身怎么提升的问题,尤其是在高科技作假异常猖獗的现在。

    上世纪90年代曾发生过一个案例。北京的一位文物专家在一个卖陶俑的摊上发现了一些陶俑。专家凭着多年的鉴定经验判定,这是一批珍贵的国家文物。为了更加保险,这位专家从摊主手中买走了几个古陶俑,回去后准备与几位专业人士对它的真假做进一步的鉴定,最终所有专家一致认为其是珍贵文物。

    这位专家立即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要求批拨专款对所有在河南出土的北魏陶俑进行“抢救性收购”。于是,从1993年末到1994年初的一段时间内,在北京的古玩市场上掀起了一场北魏陶俑收购的热潮。当时历史博物馆买了三次,故宫买了两次。中国历史博物馆花了80万元,故宫大概花了10万元。

    但是,令人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尽管有关部门纷纷抢购,而这些陶俑的数量却总是有增无减。在很短的时间内,北京的各大古玩市场上涌出了大批量的北魏时期的陶俑。

    为了澄清事实,平息纷争,国家文物部门联合河南省文物部门在警方的配合下,对此事进行了彻底调查。最终,调查结果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这批被当成古文物的陶俑,竟然是出自洛阳市南石山村的几个村民之手仿造的。

    传统的古陶器鉴定方法确实遇到了挑战,对于古陶器的鉴定,除了传统的“眼学”鉴定方法之外,有没有一种更加稳妥的办法呢?2003年10月,北京中古陶艺术品鉴定技术开发中心与中国科学家们研究出利用陶瓷釉面的“脱玻化”现象,鉴定带釉古陶器的科技新方法。

    一位拍卖公司经理介绍说,在古董鉴定领域,目前一般找图谱,民国、清代时期北京一批金石学专家搞过图谱但已散佚,现在拍卖公司一般拍卖古董时配的是故宫博物院出的图谱,但相当多的明清图谱里记载的真品现在已经很少了,加上各地仿造基地的仿造水平那么高,高科技的鉴定确实已经迫在眉睫。

    征集范围: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等;

    三:字画:名家名画、近现代字画等;

    四:杂件:翡翠、田黄石、鸡血石、青铜器、古币、印章、错币等.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