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通宝是南明王朝桂王朱由榔政权的铸币。其铸造时间长,钱文古拙,版式品种纷繁,书法多样。并根据铸造区域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永历政权在其直接控制下的广东,广西等地区,所铸造的永历通宝;
第二种是李定国、孙可望在云南、贵州地区铸造的永历通宝。
第三种是郑成功政权委托日本长崎铸造、在闽台地区流通的永历通宝。
这次主要讲一下李定国、孙可望铸造的永历背壹分钱。
永历三年(1649)李定国、孙可望拥永历帝正位后,开铸背有“五厘”、“壹分”的永历钱。此类钱内外廓均较宽,背面的“五厘”、“壹分”是对银作价,故该类钱币被称为折银钱。背“壹分”的折银钱,有大小两种,直径3.5-4.5厘米,重10-26克,可谓轻重大小不一。
其中,小“壹分”折银钱的“历”字,目前已发现有四种写法,分别为厂字头内“双木一日”、“双禾一日”、“双木一目”、“双禾一目”四种版别(如图1和图2),其中以“双禾一日”、“双木一日”这两种版别较为少见。而大“壹分”折银钱的“历”字,则多为“双禾一日”。
其中,结构为厂,秝,止的歷字,多指代历史。它表示我们的历史,是在一个稳固的山石之下,止于农业社会,周而复始。而结构为厂,秝,日的曆字,则多指日历。它表示以日为单位,记录我们农耕社会的发展进程。
出现在永历通宝上的四种“历”字不同写法,不仅比字典上多,并超越了前朝历代的单一性(例如北宋庆历重宝多为“双木一日”或“双禾一日”历,明朝万历通宝多为“双禾一日”历),颇具创造性和趣味性,可能是当时不同钱炉所铸的版别,以便于区分。而今已成永历钱中一道风景线。
永历通宝,系乱世的产物,它风格独特,开创了“滇派”钱币之先河,后世吴三桂的“利用通宝”、“昭武通宝”、吴世璠的“洪化通宝”等诸钱,都受到明显影响,可见其影响力之深远。其多变的书体与文字写法,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分析和考证。
贵州雅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专业鉴定评估交易玉器,瓷器,字画,钱币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金融街3号1802(一楼乘坐2号电梯)
您好,我是贵州雅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征集部袁经理
如果您有类似藏品需要鉴定出手,欢迎来电咨询
报价:面议
地址:贵州,贵阳,花果园国际金融街3号1802
公司:贵州雅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18286163404
微信:hhh24184
电话:0851-88610894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