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7日新时代,ZH甘肃省中药材覆盖区域广,特色品种数量大、优势明显。全省中药材优势区域集中在定西、陇南、甘南、天水、酒泉、张掖、白银等市州的近30个县区,目前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的品种近20种。其中,当归、党参、黄芪种植面积超过150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45%,中药材生产呈现持续规模化发展的强劲势头,形成了以定西、陇南为主的中药材加工、销售、仓储等集中区域。
近年来,甘肃省高度重视中药材品牌认证保护工作,全省有5处中药材种植基地获得国家GAP基地认定;有7个基地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基地认定。岷县、陇西县、渭源县、西和县和民乐县5个县,分别被农业部授予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半夏之乡和中国板蓝根之乡。2003年至2014年,全省有岷县当归、渭源白条党参、陇西黄芪、陇西白条党参、礼县铨水大黄、西和半夏、文县纹党、华亭独活、华亭大黄、民勤甘草、武都红芪、瓜州枸杞、靖远枸杞、哈达铺当归、宕昌党参、徽县银杏等18个道地中药材品种获得了国家原产地标志认证。
大量的中药材采收之后,必须得到及时的加工处理,以能保持药材的质量与功效,这就需要将以往的传统人工、自然晾晒等加工形式变为机械化、自动化、规模生产加工。中药材仓库储存的实践证明,如果在一定条件下,将中药材的含水量控制在一定限度内,质量就不会发生异变。如北方在气温30℃时,把红枣的含水量控制在12%~17%、党参11%~16%、苦杏仁6%~8%、北沙参12%~15%、黄芪11%~14%等时,在储存的过程中就不会发生质量变化。这就是所谓的中药材“安全水分”,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使其安全储存,质量不发生异变的临界含水量。
中药材烘干机的烘干效果极为接近自然晾晒,主要加热方式有电加热、蒸汽加热、热风加热。温度可适量调节;多层烘干循环翻转,上层干燥后落下第二层,以此类推,逐层干燥,干燥均匀,还节约能源,充分利用热风,干燥脱水迅速,高效运行。药材烘干机成套设备能够有效的保障被干燥物质的品质,中药材的颜色、外观形态和有效成分均能得到妥善的保护;烘干过程中不会对药材及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无废水、废气、废渣排出,环保节能;采用全自动温度控制,操作简单,控制精确,可全天候24小时工作,无需专职人员看守;能耗低,保障物料烘干品质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烘干的成本,经济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