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在江西吉安县永和县交界之处,因隋、唐、五代、宋都称有窑之地是在吉州境内,所以窑也就称为吉州窑。
吉州窑以杯、碗、缸、壶、炉等为多,在纹饰上有剔花、印花、彩绘等,也有剪纸和堆塑,还有直接用木叶标本贴在坯体上的,这种方法是入窑烧制后其纹饰被永久烧制在瓷器上。这是吉州窑最早发明的,叶脉纹路清晰、自然。在绘画上虫、草、鱼、兽、简笔山水也常见,周边常画回纹。胎质不一致,有粗的缸胎,有酱紫色的缸色釉胎,有米黄色和淡青色的胎,所以不能以哪一种胎作为唯一标准认对错,但从纹路、釉质浅淡为真上可以看出其神韵,从仿品呆滞上看出差异。
吉州窑瓷胎纹饰鉴别
吉州胎白无妆土,地褐釉褐胎白土。 纹饰明显时代晚,画显呆板胎实主。吉州胎实声也闷,假品胎声脆为主。吉州窑胎比磁州窑的白,所以不用化妆土,但白中显褐色,底足显白褐色,纹饰时代感明显要比磁州窑晚,画风呆板,胎比磁州窑的瓷质坚实。
吉州窑创用剪纸贴花和覆烧
吉州窑创剪纸花,可用吹釉拓片压。 鹧鸪斑花兔毫纹,创出覆烧白瓷花。
注解
江西吉安县的吉州窑首先创用剪纸贴花烧成纹饰,首创烧出鹧鸪斑釉花,兔毫纹饰,创用了覆烧法,使一次性入窑数量增大,产量提高。剪纸贴花覆烧、鹧鸪斑红釉面、兔毫釉面为三大创烧。
剪纸的方法可以用吹釉和拓釉进行瓷器的施釉,这种方法比手工绘画要快,而且纹饰统一性好,图片一致性强,在当时这种方法是先进的,它和覆烧法一样都对提高生产率起到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