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年间,发行了各种各样的银币,统称为“光绪元宝”。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已经是价值百万了。为什么光绪元宝能够在古钱币中高达百万呢?这还要从光绪元宝产生的历史背景说起。光绪年间,同时也是西洋文化大举入侵中国的时节。西方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出现钱币。光绪元宝的制造机器就是出自于英国人的设计之手,因此,光绪元宝的出现实际上反映的是当时中国历史已经走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关键节点。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安徽银元局铸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光绪二十三年
英国希顿造币厂为陕西代制的钢模运到陕西后,不巧正值清廷整顿各省造币厂,于是陕西停止了造币厂的筹备。因此,此币只留有试铸样币。该七钱二分样币,正面点圈内镌汉文和满文"光绪元宝"字样,上镌"陕西省造"五字,下镌"库平七钱二分"六字,两旁镌花饰。背面蟠龙居中,外圈为英文,并镌有"7"和"2"阿拉伯数字,两旁镌小花饰。
光绪二十八年(1902),袁世凯接任天津都统衙门后,任命周学熙为北洋银元局总办。周学熙先选址在离直隶总督衙门不远处的河北西窑洼大悲禅院护卫宫原址(今天纬路26号)建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九月在大经路上(今中山路137号)动工兴建户部天津银钱总厂,时称“东厂”。原北洋银元局称“西厂”(河东区东局子)光绪三十一年(1905)5月建成开工。因其直属户部,故将原“天津银钱总厂”,命名为户部“造币总厂”。1909年清政府改组全国铜元局,铸币权归中央,并将各地造币厂并为九个分厂,天津为总厂,并颁布了《造币厂章程》,以防止伪造。至此天津的户部造币总厂成为全国货币制造中心。
898年(光绪二十四年),陕西巡抚魏光焘奏请在西安设置钱局自行鼓铸银元,并委托英国伯明翰. 希顿造币厂代制铸币钢模,该厂在把钢模移交中国之前,试铸了"陕西省造光绪元宝"样币10套,其中6套交陕西省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