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留下的很多文物都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收藏价值。大清铜币应时代背景而生,作为重要的物质交换媒介的铜币,在大清的历史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设计铸造在那个年代巧妙借鉴了当时“流行元素”,添加到铜币内部,起到完美的镶嵌作用,这些外在因素的附加,为大清铜币十文的极高收藏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近来宝征集到一枚大清铜币丁未当制钱十文,该枚钱币正面中央有“大清铜币”四个汉字,两侧为年份“丁末”(1907年),下端为“当制钱十文”。该币经权威专家黄寿高老师鉴定为真品,使用痕迹明显,年代感十足。有想要了解咨询的可来我司交流。
1900年,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慈禧太后,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圆。同一世纪1906年清政府停铸“光绪元宝”,改铸“大清铜币”。就这样大清铜币得以流传下来,但能流传至今,现存于世的铜币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就导致了大清铜币十文价格一直处于市场基准高位水平之上。大清铜币虽然铸造时间不长,但版别繁多,根据内嵌地名小字就有二十个铸币局铸造。各省局所铸铜圆尽管其币背皆采用龙型图案,但龙型各异,种类繁多,再加上铸币局众多,许多收藏家对其爱不释手,热衷于收藏不同版别的大清铜币,像这枚大清铜币的版别在市场上都属于较为稀少的品种,十分有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