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是中国人不解的情结,荧屏上,清宫戏变态百出,小说家言中的康乾盛世,被演绎得眼花缭乱,在史家眼中又是如何?一个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才可以被称为盛世呢?
盛世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而稳定的一个时期。盛世应该具备的条件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等。
就此而言,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有三个。第一个是西汉“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昭帝、宣帝统治的时期,第二个为唐太宗“贞观之治”到唐玄宗开元年间,第三个盛世就是清朝的康雍乾盛世,从康熙元年到乾隆六十年。这都是能称得上盛世的。不过,传统观点认为汉、唐是真正的盛世,无论国力还是文化等诸多方面都达到极盛,而清朝已经开始衰落,不如汉唐。而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发展程度、最兴旺繁荣的盛世。这与传统观点不一样。
那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康雍乾盛世呢?
首先,政治局面安定。在康雍乾时期,自从三藩平定之后,中原地区就没有战争,国内也没有长期的、大的战争。没有战争,社会上就没有大规模的破坏。因此社会安定,经济得以飞速发展。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刺激作用。再次,高产作物的大面积种植。美洲的玉米、花生、白薯等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但是那时还没有广泛种植。清朝大批推广高产作物,粮食的产量迅猛增长。
与汉、唐盛世相比较,康雍乾盛世有着自身特点。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清朝盛世比汉、唐要兴盛,发展的程度更高。原来的游牧地区在清朝变成半农牧地区,这是汉、唐没有的。在制度上,康雍乾盛世的制度创新意义重大。政治制度的改革作用明显。这是封建专制发展得最完善的时期。雍正年间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母后、外戚、宦官、藩镇的专权在清朝康雍乾时期都没有。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清朝才是真正地巩固了疆域。清朝在中央设立理藩院管理民族事务,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行政机构又不一样,实行的是一国多制。它们的形式与内容都不一样,但目的都是集中权力,使得中央政府便于管理。汉、唐在西域设置是军事机构都护府,而不是类似清朝的行政机构。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康雍乾盛世里,原来的阴暗东西也越来越重。统一之后,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有的地区先进,有的地区非常落后;落后地区多,先进地方少。先进地区难以把落后地区带动。这对中国的发展而言就是非常大的负担。经济发展不平衡,利益不同,思想观念更不同。这就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统一管理。而加强中央权力,实际上就加强了皇帝的个人的权力,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在对外贸易上采取闭关政策,也是害怕老百姓和外国人接触而导致思想领域里对政治统治基础的冲击。这些都是统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在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又是唯一的办法。这与美国、俄国,与欧洲的那些小国家都很不相同。
康雍乾盛世虽然成就卓著,但是其中也潜伏着对中国发展很不利的因素。可以说,盛世的阴影很多,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闭关锁国。这是明朝开始发展起来的,到了清朝更为严重。
二是重农轻商。康雍乾时期,政府认为工商生产不是社会的根本。政府控制工商业,能够挣钱的行业都被控制,重要的有利可图的都被政府控制,不让大家经营,更谈不上竞争。
三是禁锢思想。中国自从汉代武帝以来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准许其他家的存在。
四是轻视科学。中国古代科学曾经非常发达,但是后来逐渐萎缩。科举考试考的只是四书五经。自然科学被排斥在科举之外,被认为是奇技淫巧,不能登大雅之堂。
一言以蔽之,康雍乾社会并非全面发展,只是某些方面强大。一个社会的健康运行需要各个部门、领域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科技、思想等诸方面,齐头并进,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否则,一个领域上不去,就一定会影响别的领域也上不去。这是康雍乾盛世潜伏的根本危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