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包括元代青花瓷、枢府釉白瓷、高温蓝釉、红釉等色釉瓷、釉上和釉下各种彩瓷,它们都是元瓷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正是这些元代彩瓷的产生,结束了过去单色釉瓷的单调格局,开创了我国陶瓷五彩缤纷的颜色釉装饰的新局面。
关于元青花的讨论更多的是民间藏家,根据现有资料,我国唐代的唐三彩已使用了青花钴料,也有个别唐宋时期采用青花钴料描绘图案的青花瓷器面世。但青花瓷器的成熟期则被认定为元代。
中国陶瓷,但凡新品种诞生,其身份明确,脉络清晰,但唯独元青花没有幼年,没有童年,没有少年,当世人看到它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不免让人怀疑其出身。
历史文献中没有它绝美的身影
中国陶瓷赏玩尊古重史,元青花不被认知是因为历史文献中没有留下它绝美的身影。整个元代没有一部完整的史料或出土的元青花作为史证或标准器来证明元青花的身份。而长达五百多年的明清两朝,也没有任何关于元青花的只言片语。
不过市场的认可已经表露无遗:国内成交元青花数百件;元青花不但“墙内开花墙外红”,而且国内收藏者队伍也众多。
天价成交激发收藏热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元青花不断缔造着惊人的财富神话。2005年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创造出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同时激发了全民收藏研究元青花的热潮。
元青花瓷器在我国历史上,曾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大量销往海外的中东地区。元代瓷器市场以大件青花瓷器最为名贵。历代瓷器多以小件为精,只有元代青花瓷例外,有越大越精之趋向。一旦有器身高大平稳、纹饰华美大方、风格庄重古朴、器型别致完整的元青花在市场上出现,必定是极具抢手的藏品。
从近年来艺术品交易市场上来看,目前成交价格基本上是由存世量、精美度和存世时间长短来决定的。具有六七百年漫长历史的元青花瓷,完整大器单件过亿元并不算贵。从长远来看,元青花价格会持续上涨。
越珍稀收藏陷阱越大
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元青花瓷器是第一个高峰,明初期的永乐、宣德时期是第二个高峰期,清“前三代”是第三个高峰期。这三个时期的瓷器各有千秋,青花瓷的存世量决定了它属于投资回报稳定增长的品种之一,只要入手的是真品。目前国内交易量的是明清两代的青花瓷,因为人们对它们更为熟知。但并非所有的青花瓷都能达到天价,其中还有官窑和民窑的之分。
元青花收藏热意味着有更多赝品充斥市场,也意味着有更多人受骗上当。“如果藏家对元青花一知半解,拿着专家书籍和图录按图索骥必然会买到仿品,也会造成赝品的泛滥。越是珍稀的藏品,收藏中陷阱往往越大。”
那么,元青花应该怎样鉴别辨别真伪?收藏青花瓷有什么门道?关于怎样鉴赏和鉴别元青花瓷器,简而言之,一看钴料发色;二看“二元配方”;三看工艺造型;四看纹饰画工;五看“一线红”、“气泡破损”等特殊现象。
以上这几项内容中,青花料和胎土是重中之重,因为“苏麻离青”和“麻仓土”是早已绝迹的产物,是现代人不能仿制的。
元青花瓷开辟了中国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乃元代文化舞台上的一朵璀璨奇葩,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