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广州众凯带你认识战国时期都有哪些货币?

  • 发布时间:2018-10-21 19:57:27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佛山,天河区华强路一号珠控国际中心
    公司:广东众信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手机:13326464295
    微信:xiangxiangtaishechi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战国时期商业空前繁荣,各种货币大量涌现,所谓“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史记·平准书》)。不过,战国时期天然的贝壳和龟壳已经退出货币领域。《管子》说当时货币主要分三类:“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当然,实际上充当货币的物品不止于此,除了珍珠玉石、金银类贵金属和各种青铜铸币外,谷物和绢布也在当时的商品流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谷物和绢布

      

      谷物和绢布是生活必需品,这种天然属性让两者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肩负着货币的职能。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就将五谷、文采(即彩绢和布帛)与黄金、珠玉、布泉(青铜铸币)并列。

      

      《孟子》记载,农家的代表人物许行用粟(小米)来换取冠(帽子)、釜(锅)和各种铁农具。春秋战国时代官员的俸禄就是谷物,《史记》记载孔子在鲁国的俸禄是“粟六万”,《墨子》中已经用二百石、三百石来代指官员品级,当时的一石谷物约合今30公斤左右。

      

      睡虎地秦简《金布律》直接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布匹与黄金、铜钱都是秦国的货币,并确定了比值:一匹长八尺、宽二尺五寸的麻织布,其价值等于11枚秦国铜币。

      

      不同种类的五谷和布帛价值也不相同。《管子·乘马篇》说,行军打仗时,一百乘兵车一晚上的花费是黄金一镒。这相当于细绢三十三制(绢长一丈八尺为一制),或者是葛布一百匹。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