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钱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北洋政府为了整理币制,齐整银币,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议实验银本位制度。《国币条例》划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元,命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逐一","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即以一圆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贷币。凭证这一划定,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先后由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一圆银币,币面镌刻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
这组袁大头为中华民国三年版本,银币正面为袁世凯戎装左侧半身像,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六字,反面为两株交织稻穗,左右交互,下系结带,中央铸有“壹圆”二字,钱币银色发色自然,边齿虽有些磨损,但齿距整体齐整,自然流通圆润,品相较好,有着很高的珍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