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
龙泉窑始烧于南朝,衰落于清代,是我国制瓷历史最长、影响最深远的瓷窑体系。远至南朝,龙泉人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婺窑、瓯窑的制瓷经验,即开始烧制青瓷;至唐五代时期,龙泉的金村、琉田(即大窑)等地制瓷业已初具规模;五代末至北宋以后获得长足发展;南宋至元为龙泉窑的盛烧期,瓷品质量有了突破性的提高;明代前期龙泉瓷窑仍较兴盛,至明代中期后衰落,清代中后期虽有极少数窑场技艺家传,但产品胎质粗糙、釉色青中泛黄,至民国初期,盛极几个朝代的龙泉青瓷之花败落凋零。如此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产品精良的窑场,对于它的性质问题一直是大家关心的热点与焦点之一,即龙泉窑是不是官窑,尤其是龙泉青瓷发展的顶峰时期——宋代,是不是官窑?要明确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何为官窑,笔者拟从宋朝官窑制度的发展着手,谈谈自己对宋代龙泉窑性质、南宋官窑与龙泉窑的关系等方面的粗浅认识。 纵观中国陶瓷史,就众多与皇室及官府产生关系的窑场而言,相类性质的有“贡窑”、“官窑”和“御窑”之分,然而由于这几类窑业性质不同,其内涵与定义尚未能十分明确地进行统一。所以,要探讨宋代龙泉窑的性质问题,就必须首先理清“官窑”的定义及属性特征。 浙江省博物馆沈琼华女士在《试论宋代龙泉窑与官窑和官府的关系》一文中,通过对比宋代官窑瓷器和龙泉瓷器在器类、造型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异同,论证了南宋时期两窑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并通过观察与南宋宫廷相关的各遗址出土瓷器,揭示了龙泉窑场和宋代官府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南宋时期龙泉窑产品已经进入宫廷,黑胎龙泉产品是模仿南宋官窑的结果。另一种观点认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沈岳明先生持另一种观点,他通过对龙泉窑黑胎青瓷和郊坛下官窑产品的制作工艺、器型、胎、釉、窑炉等方面对比,推测龙泉窑的黑胎产品可能在郊坛下官窑之前,进而提出疑问:将龙泉黑胎青瓷定性为仿南宋官窑产品的提法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关于龙泉窑,在宋人的记载中较为详细叙述的只有两条,这也是古人记载“龙泉窑”青瓷最早的文字。一条是前文引述的《鸡肋编》中的记载。文称龙泉出“秘色瓷”,五代钱氏王朝时期曾在龙泉定烧“贡瓷”作为贡品献给中原朝廷,到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开始“制样须索”,产品更是精益求精。从这里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龙泉窑从“贡瓷”到官府“制样须索”定烧“宫廷用瓷”的过程。
龙泉窑又称文物,龙泉窑被视做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好的龙泉窑由品相与历史底蕴,经历无数朝代起伏变迁,藏玩之风依然不衰,甚而更热。其中自有无穷魅力与独到乐趣
龙泉窑拍卖成交价格 | |||
状态 | 名称 | 成交价(RMB) | 时间 |
已结束 | 南宋龙泉窑粉青釉簋式炉 | 290万 | 2016年1月4日 |
已结束 | 龙泉窑粉青双龙耳不游环瓶 | 328万 | 2017年2月3日 |
已结束 | 明初龙泉窑青瓷玉壶春瓶 | 160万 | 2017年3月6日 |
已结束 | 南宋龙泉窑琮式瓶 | 180万 | 2017年2月9日 |
已结束 | 南宋龙泉窑琮式瓶 | 280万 | 2018年4月17日 |
已结束 | 明早期 龙泉窑划花菱花口 | 322万 | 2014年4月27日 |
改革开放30年里,如今的收藏或从事古玩业的人约7000万,当你想投资或收藏古玩时,必须要有基本的知识。
1.切忌贪婪,价格便宜,完整漂亮或捡漏的心理。
2.多参观博物馆,古玩市场,多看些正规收藏资料书籍,多看多学--少问少买。
3.初级阶段——从小件的小价钱的藏品入手——或买些标本学习研究——来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
4.多和藏友交流,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来学习。要不耻下问。
5.交流的途径,有群交流,贴吧交流,等等,其中切合实际的群交流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约束,方便快捷。
龙泉窑鉴定,龙泉窑交易,龙泉窑修复,龙泉窑拍卖,龙泉窑交易。
个人专场,藏品推广,鉴融融资,无论您需要购买一些藏品或是想通过一个交易平台把您的藏品做一个盛大的宣传,这都将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藏品可以快速成交,精品藏品送由上海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美国等地拍卖
征集范围:
1、瓷器:精品瓷器;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2、玉器:翡翠玉器,古玉,和田玉等;以“润、透、白”为佳;
3、书画:以古代名家字画为主;
4、杂项:各类精品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陨石等;
5、青铜器:各类器具;宝剑,铜镜,佛像,鼎;金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