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
本文所述之奁式炉即是龙泉窑仿古式青瓷炉中的常见式样之一。奁式炉又称“樽式炉”,其形状与汉代的桶形樽、奁很相似,所以同一种造型有两种称法。实际上在中国秦汉时期,“樽”一般用于盛酒和温酒,“奁”则用于梳妆和盛食,樽多为铜器,奁则多为漆器制作,两者虽外形相似,实则为不同器物。而称作奁式炉似乎更妥一些,因为宋人即以“奁”、“小奁”或“古奁”为称,如陆游《斋中杂题》“裴几砚涵鹤鹆眼,古奁香斫鹧鸪斑”;侯寊《菩萨蛮·木犀十咏》“熏沉”一阕句云“小奁熏水沉”;周密《武林旧事》所列清河郡王张俊进奉高宗的16件汝窑器“大奁一,小奁一”;又周密《志雅堂杂钞》卷下 “汝窑一小炉、二奁、一瓶,绝佳”等等,这里的“奁”,均指此式香炉。 奁式炉流行时间较长,自北宋创烧伊始,历代均有烧制,流行范围也很广泛,汝窑、定窑、南宋官窑、龙泉窑、吉州窑等均有同类制品。龙泉窑奁式炉最初基本样式为内折沿口,筒形直腹折收,口部与底部直径等大,下承三个如意形足或兽蹄形足,且与外底圈足齐平。至元时,奁式炉筒腹缩短,内折沿口逐渐消失,腹径上大下小,器底下凸,三足逐渐提高,并演变成器底落地,三足悬空样式,此时如意足少见,蹄形足几成定式,炉身腹部还流行刻饰八卦纹。此种器底落地,三足临空的炉式是元代龙泉窑特有产品,明清时亦有此类临空足作品。总体而言,元代奁式炉缺乏南宋时的秀逸之气,却也多出一份温和敦厚的韵味。明代奁式炉除贴花、印花之外,还有刻花作品,且纹饰繁缛,此时还出现大尺寸奁式炉,口径达30公分,而宋元时的口径一般不超过15公分。为便于套烧,内底心通常开一圆孔,同时也反映出焚香方式上的一些变化。 在瓶、炉上贴花常见于南宋末至元代的龙泉窑,其中最多的花纹种类是牡丹纹,其次是菊纹、荷纹等,缠枝折枝均有,而缠枝又以单茎为主。浙江绍兴县钱清镇环翠塔地宫出土的一件龙泉窑青瓷奁式炉,除贴饰折枝牡丹外,还贴饰福寿二字,它出在刻有“咸淳乙丑六月廿八辛未”纪年款的石函中,时代明确为南宋无疑,且出土时香炉里尚存着香灰,其用途不言而喻。
龙泉窑又称文物,龙泉窑被视做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好的龙泉窑由品相与历史底蕴,经历无数朝代起伏变迁,藏玩之风依然不衰,甚而更热。其中自有无穷魅力与独到乐趣
龙泉窑拍卖成交价格 | |||
状态 | 名称 | 成交价(RMB) | 时间 |
已结束 | 南宋龙泉窑粉青釉簋式炉 | 290万 | 2016年1月4日 |
已结束 | 龙泉窑粉青双龙耳不游环瓶 | 328万 | 2017年2月3日 |
已结束 | 明初龙泉窑青瓷玉壶春瓶 | 160万 | 2017年3月6日 |
已结束 | 南宋龙泉窑琮式瓶 | 180万 | 2017年2月9日 |
已结束 | 南宋龙泉窑琮式瓶 | 280万 | 2018年4月17日 |
已结束 | 明早期 龙泉窑划花菱花口 | 322万 | 2014年4月27日 |
改革开放30年里,如今的收藏或从事古玩业的人约7000万,当你想投资或收藏古玩时,必须要有基本的知识。
1.切忌贪婪,价格便宜,完整漂亮或捡漏的心理。
2.多参观博物馆,古玩市场,多看些正规收藏资料书籍,多看多学--少问少买。
3.初级阶段——从小件的小价钱的藏品入手——或买些标本学习研究——来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
4.多和藏友交流,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来学习。要不耻下问。
5.交流的途径,有群交流,贴吧交流,等等,其中切合实际的群交流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约束,方便快捷。
龙泉窑鉴定,龙泉窑交易,龙泉窑修复,龙泉窑拍卖,龙泉窑交易。
个人专场,藏品推广,鉴融融资,无论您需要购买一些藏品或是想通过一个交易平台把您的藏品做一个盛大的宣传,这都将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藏品可以快速成交,精品藏品送由上海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美国等地拍卖
征集范围:
1、瓷器:精品瓷器;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2、玉器:翡翠玉器,古玉,和田玉等;以“润、透、白”为佳;
3、书画:以古代名家字画为主;
4、杂项:各类精品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陨石等;
5、青铜器:各类器具;宝剑,铜镜,佛像,鼎;金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