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是熔铸成锭的白银。目前出土银锭中年代最早的,是汉景帝中元二年 (公元前148年) 所铸。汉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作白金 (即白银) 三品。王莽铸有银货二品。其后历代皆有铸造,惟流通不广。隋唐以前称银锭为“银饼”、“银铤”,称扁平形银币为“钣”、“笏”、“版”,棒形的称“铤”、“挺”,宋以后改称“银锭”。元代于银锭之外总称“元宝”,形式变为马蹄形,故亦称“马蹄银”。明清两代均沿用“元宝”一词。
前些年,钱币收藏者较为关注的都是“袁大头”、“龙洋”等我国传统机制银币,对金银锭的收藏和投资则不太重视。可近几年来峰回路转,金银锭开始受到了广大钱币收藏者的关注。金银锭因材质等原因,本身就具备了很高的保值升值功能,加之其悠久的历史和较少的存世量而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也确在情理之中。尤其从去年年初以来,金银锭的升值幅度加快。如在收藏市场里,前几年只卖二三千元的浙江十两银锭如今涨到了几十万元,原先只卖一两万元的清代私铸五十两银锭涨到了上百万元,如是品相好的则涨到了过三四万的也是能卖的到的,特殊的官铸精品甚至涨到了过千万或更高。
从近年来金银锭拍卖的发展趋势看,现在银锭的拍卖行情是越来受买家的关注,尤其是为数不多的金质货币和精品银锭则成该为藏家追逐的热点。就在今年台湾中正的多场拍卖会上都有银锭的身影成交价均在200万以上,尤其是9月28号的秋季拍卖会上银锭的成交更是非常可观的,当时成交了10枚,其中一件枚更是经过十几口的激烈叫价最终以1045万的高价成交,由此可见,金银锭板块的市场热潮已逐步显现,尽管不少品种的价格在近两年中出现了翻番走势,这是因为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红火和国际金银价格的飙升所致。可以这么认为,金银锭的投资价值尚未被完全挖掘,其未来的升值潜力依然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