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军阀政府正式铸造袁世凯头像银币,因币上铸有袁世凯侧身头像,故民间俗称“袁大头”。“袁大头”银币共有四种面值:壹圆、中圆(五角)、贰角、壹角,“袁大头”由天津造币厂首先开铸,厥后南京、广东、武昌、甘肃等地的造币分厂陆续铸造,由于其银两分量足、信誉好,成为民国时期以致往后更长时间中国各地大量使用的流通钱币。
“袁大头”在制造的时候是相当严谨的,不管是重量还是成色,都有相当严格的管理,每星期要抽样送到“财务部”化验,中国银行也会随时派员检查,不合格的随时熔毁,绝不迁就,使得每一枚留存下来的“袁大头”都是精品。
近日,众凯国际有幸征得“民国三年袁大头”一枚,该钱币的直径为3.9厘米。钱币正面为袁大头侧面头像,上环“中华民国三年”六字。此枚钱币包浆自然,铸刻精细,设计巧妙,品相俱佳,有明显的历史过渡痕迹。
钱币背面纪币值,为“壹圆”二字。左右为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嘉禾,亦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古人以之为吉祥的征兆。铸在钱币之上寓意国家重视农桑、以民生为本;其另一思想取其家和之谐音,寓意“家和万事兴”之意;铸币之上当政者有国泰民安、吉祥如意之愿景,故有很高的收藏研究价值。
“袁大头”银元的通行将外来“鹰洋"、“龙洋”渐渐从市面挤出,促进了中国银元的统一,为“废两改元”准备了条件,是我国近代货币史上划时代的伟大成就。现逐渐消逝的古钱币中,“袁大头”在收藏交易市场上极为火热,在拍卖上成交价格更是惊人,现已成为藏家追逐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