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国末期,秦惠文王初铸半两钱。
在战国的方孔圆钱中,属于燕国的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种;属于齐国的仅存一字或化字(其实镒六化是齐国的圜钱);属于东周、西周三晋地区的有共、垣、济阴、离石、东周、西周等字。属于秦的是半两钱,一般每枚重3~5克。战国末期,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初行钱”,即指秦国开始由王室铸造货币的流行,标明秦国王室专铸货币制度的确立。
(二)秦始皇统一六国,秦王朝统一铸造半两钱。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战国时期流通的刀、布、郢爰和贝币等大小、形制、重量和货值不一的庞杂混乱的六国货币,把秦统一货币的政策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三)西汉王朝建立初期,继续行用半两钱。
西汉初年所铸的钱,虽陆续减轻重量,仍称“半两”。如吕后二年(前186)减为八铢,文帝五年(前175)减为四铢,民间私铸的半两,有轻不足一铢的,因其轻薄如榆荚,故称“榆荚半两”。汉武帝初铸三铢钱,元狩五年(前118)废除半两钱,始铸五铢钱。
从钱文上辨别,秦半两粗糙厚重,汉半两简薄但精致。但是,半两钱币的大大小小是客观存在的。就是,半两钱币,绝不是每种半两。
半两钱制,基本上形成了和通宝钱币类似的制度。即以大小代表半两钱的折二或者折三、折五。但是,由于通宝钱是十进制,我们今天是理解的。
欧美,东南亚,台湾,香港拍卖市场征集范围:
1、瓷器:清乾隆以前的精品瓷器,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2、玉器: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玉,以“润、透、白”为佳。
3、书画:名人字画,以古代名家字画为主。
4、杂项:各类精品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陨石等。
5、青铜器:各类器具,宝剑,铜镜,佛像,鼎,金银器等。
中国海外展览拍卖有限公司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