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古玩关于在拍卖会的成交重器

  • 发布时间:2018-11-01 09:39:03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广州,越秀区文德路东方文德广场A座23楼2318室
    公司:广州鉴藏艺术品服务有限公司

    手机:18620414426
    微信:dd18872334426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神人兽面纹玉琮

    宽:8.4cm

    估价:HK$000,000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矮方柱形,外方內圓。外表分為兩節,每節以四角為中線,上下節合成一組帶冠神人獸面紋,全器共四組。上節在兩條平行的凸橫棱下,雕刻一人面,以線刻重圈為眼,下方以凸橫檔作鼻,上刻細密雲紋和橫直線組成的飾帶。下節雕一獸面,以橋形凸面作額,以橢圓形凸面作眼瞼,中間以線刻重圈為眼,以凸橫檔作鼻,上刻細密雲紋和橫直線組成的飾帶。整器製作規整,雕琢精緻,拋光細膩,極為難得。玉琮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典型器物之一。

    商晚期 玉龙

    宽:3.6cm

    估价:HK$00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玉龍玉質呈牙黃色,留硃砂痕跡。龍體捲曲,龍首與尾銜接,呈環形,兩角豎起,眼珠微凸,龍身雙鉤線刻紋飾,線條流暢,形制規整。

    红山文化晚期公元前年 龙首玉璜

    长:13.3cm

    估价:HK$,000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玉璜呈長方形,璜的一端雕龍首,另一端平整鑽一圓孔,頸部陰刻交叉格紋。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玉雕神人

    高:7.2cm

    估价:HK$000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玉呈黃褐色,玉人濃眉大眼,兩臂彎曲,雙手置於胸前,大腿寬大,腿顯短,似為蹲踞狀。

    十八世纪 竹根雕石榴

    长:8.8cm

    估价:HK$00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石榴以竹根雕成,立體雕相連雙石榴,其下有枝,其間有榴花。石榴腹部皮已破開,露出石榴籽。石榴為清代宮廷器物常見題材,一果多籽,藉以喻「多子」,表達了「榴開百子」、代代綿延的吉祥寓意。

    十四世纪下半叶 剔红牡丹花纹圆盘

    口径:18cm

    估价:HK$00,000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盤圓形,矮圈足。盤邊凸起弦紋。盤內雕朱漆三朵碩大飽滿牡丹花,盤外壁雕捲草紋,底髹黑漆。此盤髹漆層次厚,花葉環繞,繁而不亂,刀法流利,極具立體感,真實而生動,具晚元到明初的時代特徵。

    十六/十七世纪 铜漆金天官坐像

    高:59cm

    估价:HK$000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坐像頭戴九段式梁冠官帽,臉龐方圓飽滿,直鼻,雙目微合,面容寧靜,下腮長髯飄於胸前。著寬袍大袖,衣袖褶皺刻畫自然寫實,衣物厚重感與造像莊嚴感並現,雖部分漆金已明顯脫落,但為明代道教造像中不可多得一例。

    明晚期 铜鎏金髹漆碧霞元君坐像

    高:81.9cm

    估价:HK$000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此坐像尺寸碩大,面相圓潤,表情溫婉,雙目微合,頭戴鳳冠,頭頂束高髮髻。全身漆金而飾,於耳墜、衣褶以及霞帔瓔珞處再以彩漆髹飾,上身著圓領外套,胸前繫長裙,雙手握一笏,神態端莊,雍容華貴。

    碧霞元君為宋代以來道教崇拜的一位重要女神,最早來自華北地區對山神的信仰,後來在民間的名氣及信仰遠遠超過西王母。碧霞元君也被稱為「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泰山聖母」、「萬山奶奶」等,明代則已於五嶽之尊的東嶽泰山上建有碧霞宮作為其道場。

    十七世纪 铜鎏金观音及善财童子像

    高:50cm

    估价:HK$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此尊觀音體量碩大,金彩流麗整潔,成色極佳,面容溫婉慈和,陽剛及陰柔並存。面向圓潤,雙眼微合,目光下斂,表情和悅,睿智深沉。觀音頭戴髮箍,正面飾阿彌陀佛,身著通肩大衣,衣紋厚重寫實,衣緣處鏨纏枝花卉,胸前裝瓔珞,屈膝而坐,身前坐善財童子,右手持鞀鼓,左手被觀音一手托起,刻畫寫實,意趣盎然。

    高:23.3cm

    估价:HK$,000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清十八世纪 铜鎏金大威德金刚像

    高:23cm

    估价: HK$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金剛像黃銅鎏金,主尊、外臂、明妃、魔眾、蓮座分體鑄造而成,左展姿而立,九頭三十四臂,九頭表示九種鎮壓閻王的經咒,分三層排列,正中极大极高的頭為大水牛頭,血盆大口,象徵閻王;中間頭為如來相,象徵其由阿彌陀佛化身而來。极高頭為文殊菩薩本像,象徵慈善和平。另有六面對稱排布水牛頭兩側。頭頂紅發上豎,象徵忿怒。主二臂抱明妃,外伸三十二臂,皆持法器。明妃右手持鉞刀,左手持嘎巴拉碗,左腿勾在主尊腰間,右肢踩飛禽。主尊十六足象徵十六空,左右腳各踩八禽八獸。頭戴骷髏冠;上身飾項圈瓔珞,頸掛人頭蔓,下身佩瓔珞,下承蓮座,蓮瓣挺拔,做工精細。

    此尊大威德金剛工藝精湛,鑄造精良,體現出典型的十八世紀漢藏風格的同時,又迎合了清代宮廷的審美,其渾圓的蓮瓣以及對主尊氣勢恢弘的表現手法,皆是清代宮廷與西藏宗教藝術相互影響的典型例證。

    大威德金剛,梵語稱「閻曼達嘎」,漢語可稱為大威德明王,亦可直稱閻魔敵,藏密認為祂是文殊菩薩之憤怒相的化身。「威」表示降伏惡魔的威猛力量,「德」則代表智慧摧破煩惱業障,為五大明王之一,也是藏傳佛教尊奉的主要本尊之一。文殊菩薩是宗喀巴的本尊,因此大威德金剛像在宗喀巴創立的格魯派受到極大的尊崇。格魯派在漢地稱為黃教,至十七世紀,已經成為西藏地區最有影響力的派別,並在後來受到清廷的扶持。

    明 白玉凤鸟纹桃形杯

    长:10.8cm

    估价: HK$000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白玉玉質,部分有灰點,杯呈桃形,鏤雕枝葉為柄,部分枝葉纏繞伸展於杯底,以一朵桃花為底足。杯柄鏤雕壽桃及鳳鳥。整器以桃為形,以枝幹為柄,再加以鏤雕壽桃及鳳鳥,構思巧妙,工藝精湛,頗有明代文人風節。

    十七/十八世纪 青白玉透雕螭龙纹珮

    长:8cm

    估价:HK$00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十六世纪 铜胎掐丝珐琅葡萄纹梅瓶

    高:19.4cm

    估价:HK$00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葡萄紋在中國藝術傳統中具有五穀豐登、子孫綿長的寓意,在明早期的銅胎掐絲琺瑯器上已較為盛行。見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一件明早期掐絲琺瑯梅瓶。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高足杯

    高:7.1cm

    估价:HK$,000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杯侈口,斂腹,下腹微鼓,高足,足底外撇。杯外壁以天藍釉為地色,飾纏枝蓮花四朵,口沿處飾如意雲頭紋,杯身近高足處則飾蕉葉紋一周,近足底處以紅色琺瑯填飾如意雲頭紋一周,底部陰刻「乾隆年製」四字楷書款。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仿古饕餮纹奁式三足炉

    高:8.5cm

    估价: HK$,000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此爐呈奩式,器形仿自漢代酒器,如1962年山西省右玉縣大川村出土銅溫酒樽,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倫敦,1973年,編號175。乾隆時期的銅胎掐絲琺瑯器,受乾隆帝慕古之風,出現很多仿古及仿生造型。此奩式爐紋飾仿青銅彝器上獸面紋而設計,突出乾隆皇帝慕古求新的藝術追求。

    十八/十九世纪 御制碧玉螭龙钮「肃亲王宝」玺

    宽:7cm

    估价:HK$000

    成交价: HK$CNY包括佣金

    和碩肅親王是清朝世襲親王頭銜。崇德元年(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封為肅親王,和多爾袞爭皇位後備受迫害,順治五年(1648年)被削爵囚禁死於獄中,順治八年,福臨親政後,複肅王爵,追諡「武」。此後,豪格子孫均以顯親王襲封,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恢復肅親王封號世襲。永錫(卒於1821年)為複封後真正的第一位肅親王,前後一共傳了十代八位肅親王、四位顯親王。

    雖然不能斷言此枚印璽屬於具體哪一位肅親王,但以其玉質及螭龍雕刻具有十八世紀晚期至十九世紀早期風格,應屬於清代中晚期作品,應該是肅恭親王永錫(卒於1821年)或者肅慎親王敬敏(卒於1852年)的印璽。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