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01日良方,ZH近年来,织金县紧紧围绕助农增收目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加快形成“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实现传统农业向经济农业的转型升级。在今天的织金县,从城关镇、珠藏镇、猫场镇的黄柏,到三塘镇、自强乡的续断,后寨乡的桔梗,化起镇的头花蓼,中寨乡、三塘镇、阿弓镇、少普乡的天麻,实兴乡的金银花……中药材种植可谓是遍地开花。
为了让中药植材产业的种植基地迅速上规模,织金县通过引进外来公司建基地、鼓励本地中药材公司建基地、鼓励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建基地的方式,多轮驱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带动千家万户群众增收,使中药材产业基地迅速扩大。仅今年上半年该县就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2928亩,目前全县已种植黄柏、续断、头花蓼、金银花、天麻、山桃子、华中前胡、红豆杉等不同品种的中药材6.9万余亩,并成功引进贵州恒霸药业、贵州威门药业2家企业,培育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3个,初步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条龙的中药材产业链条。
在全力扩大中药材产业规模的同时,织金县还特别注重中药材产业品质的提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近年来,该县主动与贵阳中医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不断创新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致力提升中药材品质,增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并全力打造道地药材品牌。2013年9月,织金续断、头花蓼两个特色产品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成为继织金竹荪之后再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
大量的中药材采收之后,必须得到及时的加工处理,以能较大程度保持药材的质量与功效,植物类药材除部分鲜用外,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常会发生虫蛀、霉变、变色等变质现象不易保存,因此采摘后要对中药材进行初加工,干燥作为中药材采摘后加工处理的重要环节,干燥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疗效、质量、外观等相关品质。
新型中药材专用带式烘干机应运而生,该设备具有连续性和无硫化干燥,周期短、产量高、高效节能、热交换均匀、干燥过程无污染等显著特点,满足不同生产规模和多种物料的干燥需求,因此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中药材专用干燥机采用多层网带式结构,经输送带上的均料装置后,平铺到烘干机网带上,物料在烘干机内由第一层逐一过渡到下一层,每层之间设置有导料和反转装置,使物料充分与载热体接触;物料从较后一层流出。载热体由风机引入到烘干机内部,引风机产生的风速、风压使载热体充分、均匀的散布在烘干机底部,由于下部压力大于上面压力,载热体向上运动,穿过每层网带,使物料与载热体充分接触,提高烘干效率。它是广大中药材加工企业理想的脱水干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