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作为曾经的主要流通货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金融与文化背景、历史价值不菲。再者买卖钱币属于实物投资交易比较灵活具有收藏价值投资风险小、增值稳定等特点,存世数量有限自然会越来越受追捧。古钱币,在中国古代作为认证的交易凭证,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历史地位。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也出现了替代古代古钱币的凭证,古钱币也并没有因此而没落,反而古钱币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也越来越高。 江南省设于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清代的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江南省,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撤江南省,分设江苏和安徽两个省。南京造币厂将其铸造的银币标明“江南省造”,是因为当时苏州已经有一个专铸机制铜元的造币厂,其铸造的铜元均标明“江苏省造”。为避免混淆,南京造币厂将其铸造的银币标明“江南省造”。是我国货币史上唯一有名无实的省份银币。
江南省造钱币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开铸,初铸钱币没有干支纪年。因它是江南厂首次铸造的,钱币收藏界称其为“老江南”或“江南老龙”。从光绪二十四年开始,币面增加了干支纪年,依次为“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江南省造”钱币正面除S纹圈外还有珠圈,背面有弦圈与无弦圈之别,龙形有眼珠凸或凹两式,龙尾有平尾、翘尾之分,边形有齿边、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