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类收藏的群很多。几乎每人都有人来拉我进群。群人人都可以建,只要自己手机里的好友足够多,一天之内建多少个群都可以。建群的目的无非是两种,一是收藏交流(相当于传统网络的论坛或QQ群),这类单纯以交流探讨为目的的群,数量较少;二是以交易、拍卖为目的的群,此类群占多数。
交易拍卖群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专业售假拍假群,这类群所有拍品都是假货。售假者分工合作,团伙作案,有专门的人负责从各个群里物色不懂行的买家,然后拉进他们的假货群。拍品的成交价总体较低,贪图便宜,想捡漏者,多会上当。这类群的群主一般不太懂古玩鉴定,他们由以前地摊售假,转变为售假、拍假。拍卖的假货多数都是地摊低仿品。
第二类,联合型老货拍卖群。拍卖的东西多数都是老货。经营模式有两种,一是群主和多位卖老货的古玩商贩联合提供拍品,同时也向群内征集拍品。拍品经行家把关,东西包老,在收货几日内,不满意可以退货。这类群的群主和参与者,有较高水平的眼力。这类群的数量约有百分之十。
第三类,个人型以老货为主的拍卖群。拍品多数是群主藏品或由群主组织的货源。东西多数都较可靠,有的以外销回流货为主。偶尔会有个别仿制水平较高的假货,其原因可能是群主自己走眼了,没有觉察;也不排除是有意而为。这类群的群主比较注意积累人气和口碑,一般不会上拍低仿假货。群主的眼力较高,在古玩圈内有较广的人脉。
第四类,隐形拍假售假群。多数低价拍品都是老货,每次会混一到两件高价假货上拍(价格数千元至万元)。低价拍品的价格比较适中,甚至略低于市价。目的是为销售价格高的假货铺路和吸引人气。上当受骗者多数是,手上有钱但对鉴定不太懂的收藏者。这类群主,有一定的鉴定眼力,但更擅长营销、奸诈之术。此类群的杀伤力巨大。
第五类以交流探讨为主的群,有时应群友的要求,也会在群内组织拍卖或建立拍卖专业群。这类群的拍品一般都经过严格鉴定。群主的眼力达到专家级水平。拍卖方会收取买卖双方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作为中立的第三方,拍假不仅不能带来实际利益,反而会对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这类群的拍品,相对而言更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