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出手私下交易拍卖成交价格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 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
那时候,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其实凭票供应不是我国最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苏联最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 美国也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发放了各种商品票证,其种类也不少,这其中就含有粮票性质的票证。现在还有一些国家仍然采用凭票供应方式,如朝鲜、越南等一些国家。
粮票自身是没有价值的票证,但凭粮票可买到国家牌价粮食,实际上粮票成了一种有价证券。粮票的面值等于国家牌价粮价与市场价之差。1993年后中国已取消使用粮票,粮票很快进入了收藏品的行列,全国集“粮”爱好者也在不断扩大。近两年在香港、澳门特区和欧美一些国家高价购买竞相收藏中国粮票中的珍品。随着时间推移,集粮热的升温,粮票收藏品市场也必将上扬。只要掌握好收藏粮票的基本原则,投资收藏粮票前景十分可观。粮票曾作为中国的第二“货币”,在中国历时40年,它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除了全套粮票的不同面额均为水印粮票外,还有许多地方粮票,只有部分带水印图案。这部分水印粮票,要么是整套粮票中的部分面额为水印粮票,要么是某种面额里部分粮票为水印粮票。例如全国粮票65年版(小套5枚),均是水印票,但其中未发行的2两还有无水印的,故大套为6枚;全国粮票66年版(小套4枚),其中3斤分有水印和无水印2种版别,5斤有3种,有水印的还分2种和无水印1种,大套为7枚;全国粮票78年版未发行票(全套5枚)均有水印;全国粮票82年版未发行票(全套2枚)均有水印;黑龙江1978年版粮票(全套5枚)中,只有3斤票面为水印粮票;辽宁80年版粮票(小套6枚)均有水印,还发现其中的2两、1斤、2斤还有无水印的,而1两、5斤、10斤是否有无水印票尚待考证,因此大套暂为9枚;湖南1974年版粮票(小全套6枚)中,只有一两、二两和五两为水印粮票,而(大全套9枚)中一两、二两和五两除了有带水印外,还有不带水印的,所以有2种版别;湖南1978年版粮票(全套4枚)中,只有10斤为水印粮票;吉林1975年版粮票(小套8枚)中,其中3斤、5斤、10斤分有水印和无水印2种版别,大套为11枚;浙江1976年版粮票(小套7枚)中,其中5斤分有水印和无水印2个版别,大套为8枚。这些水印粮票的水印图案有五星、火炬、麦穗等多种。
粮票出手私下交易拍卖成交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