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方孔铜钱应天圆地方之说,所以秦始皇铸钱以此为型。圆形方孔钱,是我国古代钱币的俗称。这种圆形钱币,由环形钱演变而来,它们中间有方孔,成为我国古代铜钱的固定形式。方孔钱以秦的半两钱为最早,清末的宣统通宝为最晚。这种钱在我国沿用了2000多年。
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下令停铸上代“顺治通宝”钱,而改铸“康熙通宝”钱,并规定以后凡是嗣位改元,所铸钱制皆如此例。纵观康熙一朝,在全国共开设铸钱局二十四处。由于受当时冶铸工本和钱币私铸等问题的影响,每一文康熙钱曾分别重一钱四分、一钱、七分,这样一来便产生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大、中、小三种不同重量的“康熙通宝”钱。
近日,众凯国际有幸征得“康熙通宝”一枚,其直径2.8厘米。钱面文字“康熙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背面镌刻满文。该枚钱币整体保存完好,包浆浑厚,齿轮深峻,寄廓接缘,线条粗细均匀,纹理清晰,质地优良,成色较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康熙年间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发展得很快,当时的商品交换、货币经济等都比较发达,因此在这一时期里铸造的康熙通宝钱币非常精美,规整厚重的钱型和美观大方的文字都使得现在存世的康熙通宝钱币受到收藏家、投资者们的热捧。
康熙通宝发行至今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作为康熙时期代表性的古钱币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康熙通宝记载了清朝的繁华、昌明和发达,见证了一代明君的斐然成就,代表着一个朝代的经济,蕴藏着当朝的历史文化,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不可忘却的辉煌历史承载,在中国货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