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寧重寶系北宋徽宗崇寧年間鑄(公元1102年~1106年),幣質有銅、鐵、銀。 崇寧重寶為隸書銅、鐵大錢,制作多亦精好,存世較多。另有崇寧通寶錢文為徽宗禦書瘦金體,鐵劃銀鉤,深具骨秀格清之氣韻,書法超妙絕倫,堪稱幣文楷書之顛峰。世人評此為“宋代第壹泉”,與新莽並稱中國錢發“二聖”,崇寧通寶版式多變,尚有鐵錢。
崇寧通寶是宋徽宗趙佶在崇寧年間(1102~1106年)先鑄造的,屬於年號錢,有崇寧通寶、崇寧重寶和崇寧元寶三種。崇寧通寶的錢文是宋徽宗親書,以是又可稱為“禦書錢”。這枚錢幣的文字書法秀氣骨瘦,鐵劃銀鉤,是極為著名的“瘦金體”。
崇寧通寶存世量極其稀少。據我們目前所能見者,有泉家評:“範各壹體,體各壹態,或如美女簪花,自然窈窕,或如天孫織錦,文采斑斕。”無論是錢文書法的考究,還是鑄造的精整都為上乘,堪稱為藝術品。所以後世泉家把漢王莽、宋徽宗、金章宗三個朝代所鑄造的錢幣稱之為“古泉三絕”。錢幣雖經過無量年月,但紋理依然清晰可見,上面的銹跡也見證了其前史的沈澱,具有非常顯著的前史過渡性特征,有著難以言喻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