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释教的器物,鎏金佛像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一尊制作细腻、纹饰壮丽的鎏金铜佛照旧其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历朝历代的鎏金佛像又有各自差异的造型、工艺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研究释教在中国的生长也具有主要的参考意义。早在上世纪八十年月,鎏金佛像就引起了国际藏家的重视,进而发动了国内珍藏热潮的兴起。1989年11月,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尊明代鎏金弥勒佛像,以21万多美元成交,获得了国际珍藏市场的注重。
5月30日的香港佳士得大拍,佛造像板块精彩纷呈,『正观自在--释教艺术精品』专场如约而至,其中Eskenazi经手的辽金木雕彩绘水月观音坐像拍出3010万港币,此像隽永端凝,以释教神祇观音为题。观音本为凡人,经长年修持、虔心向佛,几经循环,终证悟涅盘,得入自在无碍之极乐净土。但观音终舍逍遥之境,只为返回世间,渡众生苦厄。正是为此,观音在信众心中的职位格外尊崇。
“黄金有价玉无价”,当人们对和田玉质地、工艺的好坏并不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的时候,这句话的误解就会很深。他们的理解就是:黄金有公正的价位,而和田玉则是胡乱要价的。正确解释这句话也不难:黄金有它固定的市价,这个规律已经普遍被认可和接受。而和田玉从人类蒙昧时期的巫玉,到封建时期的皇玉,再到当今的民玉,和田玉的价值在于它的文化内涵。与其他藏品相比,和田玉观音是千古不朽的可以传承千秋万代的。任先生还说:此观音是对他乃至整个家族来说意义是非同寻常的,因此一定给它找个更好更懂他的人,要对得起它。光从它的品相来看温润光滑、晶莹剔透、雕工更是精美堪称巧夺天工,可以说是百年甚至千年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