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奔马图是徐悲鸿于1941年画的一张奔马图,纵326厘米,横112厘米,纸本水墨,现藏于宜兴徐悲鸿纪念馆。时值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 [1]
在徐悲鸿的一生中,有多幅以马为题材的名画。以这幅画为代表。
徐悲鸿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的风格特征。他在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人物、山水、花鸟和走兽皆有所成,他笔下的马更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徐悲鸿的国画具有童子功,自幼随父学习绘画,他四岁入私塾。后又留洋法国,深的西洋绘画的技法,并系统学习了西方绘画的理论,在西方素描的透视关系、空间关系、光影关系的处理上驾轻就熟,并将西方的绘画理论与东方绘画的技法结合起来,产生了独特的笔墨效果。后来他强调"尽精微、致辞广大"、"惟妙惟肖"、"直接师法造化"就是这种东西方绘画技法融合的体现。徐悲鸿所画的奔马图以形神兼备著称,奔马的神韵跃然纸上,整体造型俊朗丰满。
徐悲鸿奔马图是徐悲鸿于1941年画的一张奔马图,纵326厘米,横112厘米,纸本水墨,现藏于宜兴徐悲鸿纪念馆。时值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 [1]
在徐悲鸿的一生中,有多幅以马为题材的名画。以这幅画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