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是乾隆早期的作品,它的画工、颜色、款识都与乾隆盛期的作品有所区别,同时又与雍正时期的作品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次展览中我们也很难得地借到了一只雍正时期的八桃天球瓶可供观众对比品鉴。
天球瓶,因其粗颈大肚,腹似圆球而得名,是明初永乐年间御窑厂的师父们借鉴了中亚地区的黄铜瓶的造型而创造的一个新器型。它形体硕大,气概不凡,显示出宫廷陈设用瓷的宏大气魄。明初天球瓶腹部是扁圆的,宣德以后这种器物不曾见。清雍正时又复出现,但腹做成圆球形了。天球瓶的形制也有大小之分,最小和仅10厘米,的达70厘米。而且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雍正粉彩天球瓶都饰八桃,而乾隆粉彩天球瓶刚饰九桃,常言所说:"雍八、乾九"就是指这两个朝代的桃纹数量的差别。一般雍正乾隆二朝的粉彩桃瓶底釉都白中闪绿色调。
乾隆粉彩九桃纹天球瓶,是景德镇特意为皇帝寝宫烧制的带有吉祥喜庆之意的高档陈设瓷。合作瓶口11.5、足径17.5、高51厘米。直口微撇,粗颈,腹部呈巨球状,平底,浅圈足,宽而厚实。底白釉内有青花六字篆书印章款"大清乾隆年制"。款色清晰,翠蓝艳丽,字体方正,大而规整,与乾隆小件器物的青花篆书款写法完全相同。器里施白釉,外部以粉红、白、水绿、松绿、黄、白等色釉描绘桃实纹。两株苍拙坚实的桃干由底部虬斜而出,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白色和粉红色的桃花娇艳明丽,绿叶衬托着九颗寿桃坠压枝头。每一只桃都是红、粉、黄、白相间,表现熟透了的鲜桃天然的颜色,具有十分逼真的写实效果。底釉白中泛青绿色,胎釉结合得紧密而光平。器内修坯上釉,整洁干净,厚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