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
作为那个时代的重要票证,粮票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全国粮票、军用粮票、地方粮票和划拨粮票四种。粮票获取的主要途经,由城镇居民凭粮食户口、居民粮食供应本等等到指定国有粮店兑换。粮食关系与户口紧密挂钩,公安部在人口统计中把由政府计划供粮城镇居民划为“非农业户口”。
地方粮票由各省、市、自治区粮食局印发,在地区范围内使用。票面额各地不一,一般有1市两、2市两、5市两、1市斤、2市斤、5市斤、10市斤等几种。各种粮票票面规定的数额均以成品粮计算。
近日,众凯国际有幸征得“贵州省地方粮票一组”,该组粮票上方为“贵州省地方粮票”几字,中央分别为面值“伍市斤”和“拾市斤”。背面为粮票的使用说明。此组粮票是特定的历史文物,富有广泛的文化内涵,极具历史价值。
随着时间推移,集粮热的升温,粮票收藏品市场也必将上扬。只要掌握好收藏粮票的基本原则,投资收藏粮票前景十分可观。粮票曾作为中国的第二“货币”,在中国历时40年,它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