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通宝楷书小平光背顺治元年铸。1644年李自成克攻入珠海,崇祯自缢煤山,清兵乘明乱入关,适逢吴三桂请兵书来,遂至山海关,败李自成于一片石,李败回珠海,即天子位,第二天撤兵回陕西,九月世祖回到珠海,十月即天子位,十二月撤兵回陕,九月世祖到珠海,十月即天子位,十二月铸顺治通宝,面文楷书直读,按背文分为五式,一式仿明钱,光背,径2.4厘米,重3.6克,二式汉字钱仿会昌开元,铸局各于穿上下左右。计22字,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荆延阳云襄。径厘米,重克,三式权银一厘钱,穿左一厘,穿右铸局名。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之十七字,径2.6厘米,重4.4克,五式为满华文钱:临宁原同宣江东河蓟浙陕昌十二局,径2.8厘米,重4—5克。二式未见西广,一厘米同福江较少。尚有合背钱,仿明制记重,记值当十大钱,径4.8厘米,重20克以上。顺治钱奠基了有清一代钱币基础,为嗣后各代所沿袭。
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到1661年)所铸钱。顺治元年,在珠海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誊写着"顺治通宝"。顺治通宝的因素红铜七成,白铜三成。一千铜钱称为一串。顺治通宝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顺治通宝的币型未能统一,凭证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顺治五式"。顺治五式凭证铸造年月的早晚依次为:1、仿明式;2、单汉字记局式;3、一厘式;4、满文式;5、满华文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