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记载,双喜字是北宋时期的王安石所创造出来的。据说他进京赶考,路上遇到马员外家征联招婿,凡是能对出“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下联者即可招为女婿。王安石记下题目便匆匆赴考,一路顺利进入殿试,没想到皇上亲自殿试的题目是为“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求上联,王安石大喜,赶忙对出“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得以高中。金榜题名时又遇洞房花烛夜,王安石自笑是双喜临门,大笔一挥,连体的双喜字就缠上了,之后婚嫁喜事张贴双喜字就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
清代青花喜字罐在当时确实是非常的典型器物。虽然属于民窑的东西,但其实能完整保存至今其实也是不容易的。原因有二:一是古人只在婚嫁时期才会特意烧制定制喜字盖罐,由于是颇具意义的器物也不会像一般碗碟瓷盘那么多。其二,喜字盖罐一般都是成双成对的,而且又是有盖子的实物器物,因此不可能像官窑一般被人们视之珍惜,难以避免不被打烂。
此双喜罐两件一组,重3.46Kg。罐身用青花描绘花纹,囍字以蓝釉描绘,在白釉的映衬下尤显淡雅别致,青花发色淡雅怡人,精致绝伦,细腻流畅,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釉色和囍字互相烘托,艺术效果极佳。包浆自然,如雨过天晴,清新绮丽,突显高贵气质,釉面自然流畅,色彩绚丽,线条优美,质地匀净润泽,达到器形与釉色完美结合之境地,是为一代之冠。